“對比----比較法”在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
摘自:《山東萊山一中》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的頒布,使高中音樂欣賞課的內容更豐富、更精彩。在新課程標準下,面對大量的作品,有的教師不知所措,不知究竟該怎樣適應教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怎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與創(chuàng)作欲、怎樣豐富學生的知識。在12年的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我總結了一種“對比--比較”教學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我利用這種方法,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且有效得節(jié)省了許多授課時間,學生再也沒有感覺到音樂欣賞課的枯燥無味,音樂知識的學習也沒有讓他們感到乏味、單調。他們感到“一節(jié)課在不知不覺中就結束了”。
我在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授課時,先根據大綱要求和自己這節(jié)課的授課意圖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然后根據教學目標,再去匹配相對應的作品。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做法:
一、同一體裁的作品之間的比較
對于同一體裁的不同作品之間的比較,主要是從音樂知識方面對作品進行比較。
比如在講解交響音樂時,我們會發(fā)現,外國音樂作品在音教版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于是,我根據教材的八、九、十、十一單元,將交響音樂進行了分類比較:交響音樂分為標題性和非標題性音樂,而八、九、十一分別欣賞了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印象主義音樂。于是,我將這三個音樂時期的音樂分成兩節(jié)課欣賞。第一節(jié)課的課題是“三大音樂時期的標題性音樂欣賞”,標題音樂又分為標題性交響曲、標題性交響詩、標題性交響音畫等作品,于是《田園交響曲》(德貝多芬)、《芬蘭頌》(芬蘭西貝柳斯)、《海上-從黎明到中午》(法國德彪西)三首音樂作品打破了課本上的排列,同時出現在我的課堂上。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通過比較,掌握了:
1、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音樂三個時期的時間劃分;
2、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印象主義音樂的特點;
3、標題性音樂的特點;
4、標題性交響曲、標題性交響詩、標題性交響音畫的音樂特點;
5、了解了三首作品的主題音樂,作者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看是課堂容量大,但實際上就在三首曲子的比較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掌握了上述內容,而且下一節(jié)課的“三大音樂時期的非標題音樂欣賞”,讓學生根據這節(jié)課的思路,進行課下的曲目的搜集與整理,第二節(jié)課的授課,教師根本不用再講解理論上和知識上的內容,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就可以了。
我發(fā)現:原本枯燥、嚴肅、冗長、學生不愿聽的作品,在這節(jié)課的安排下,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他們豎起了耳朵,集中了注意力,把思維調動起來了。因為這樣就把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了學習中來,教師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從作品本身出發(fā),了解作品,比單一的讓學生欣賞作品效果好一些,而且學生也學到了一定的音樂知識。
二、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之間的比較
在“中國民歌”單元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民歌的特點及民歌與創(chuàng)作歌曲的區(qū)別。根據以前課本中有一首江蘇民歌《茉莉花》,我進行了一節(jié)題為《中國茉莉花》的課。大家知道,民歌《茉莉花》是一種小調類民歌,流傳在全國各地。為了讓學生了解民歌的特點,我搜集了四個地區(qū)的民歌,其中將河北民歌《茉莉花》作為比較對象,把中國南方與北方《茉莉花》作了簡單的對比。將這兩首作品的錄音放給學生聽,聽后讓學生分析這兩首作品的異同,結果學生很快得出結論:
相同點----都是表達了一位姑娘想摘花,又擔心受責罵的天真神態(tài),都屬于愛情類歌曲。不同點----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曲調柔美,比較含蓄;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多跳進,曲調剛直、干脆,體現了北方人爽朗和明快的性格。當我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差異時,學生說:
1、地域的差別,造成了人們生活環(huán)境與性格的差別,這些差別造成了同一題材不同區(qū)域的民歌的差別。反映了中國民歌的多樣性與變化性。
2、民歌有即興演唱的特點,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因此帶有許多即興性和不規(guī)則性。
當兩首《親親茉莉花》和《送給媽媽的茉莉花》呈現在學生們眼前時,學生們在現代氣息的作品中,找到了里面的骨干音和主旋律似乎與民歌有哪些地方的相同。于是他們興奮得說“民歌是作曲家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
學生的總結很讓人高興,這不正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嗎?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不妨把多個地區(qū)的民間音樂采集起來,讓學生多見識見識,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搜集,他們可比我們的渠道多。
三、兩種情緒截然相反的作品的比較
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知識水平和生活閱歷還不是很豐富,對音樂的感悟力還不是太強,剛接觸一首新作品時,學生并不能很好的把握該作品的情緒,這時我們不要著急,可以找一部情緒與之截然相反的作品,引導學生去體會。記得在進行人音版03年版中的《江河水》時,剛上這節(jié)課的時候,當第一遍聽完這首曲子的時候,我問學生:這首作品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到很震驚:一學生說“這首曲子很美,是一首表現優(yōu)美田園風光的作品”;一學生說“這是一首敘事性質的作品,象在講一個故事,娓娓的,慢慢的”;一學生說“這是一部關于愛情的樂曲,描寫戀人的甜美的愛情,抒情的”…聽了學生的闡述,我驚呆了:天哪,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相差也太大了。伴我知道,學生的音樂理解,再不明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創(chuàng)作背景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當時的心境和心情將音樂想象成自己喜歡的意境。于是,在第二個班上課時,我首先放了一首《喜洋洋》,首先將我自己的情緒調整好,隨著音樂進行了身體的律動。接著我又播放了《江河水》,我發(fā)現:學生的情緒立即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原先的喜氣洋洋,變得沉默了很多,有的學生甚至趴在了桌子上!當我問學生對這兩首作品的感受時,學生說:“老師,這兩首曲子的情緒差別太大了,第一首曲子聽了之后很歡快,第二首曲子聽后難受極了,有種想哭的感覺,好像是一個人在哭著說話”…學生在兩首作品的比較之下,總結了《江河水》的大體意境,同時,他們還了解了《喜洋洋》的情感體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說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水平,把握教學的內容,充分利用不同情緒作品的比較,使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作品,提高欣賞水平,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四、同一作品的不同演奏形式的比較
在我們的課本中,有許多作品,被許多作曲家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了改編,給我們的聽覺帶來了很豐富的美感,同時也豐富了作品的內容與感染力,這時我們要盡可能多地把各種方式演奏的作品拿出來讓學生欣賞。比如舒伯特的《鱒魚》,課本中向我們講解的是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在我們的周圍,還有用鋼琴、樂隊演奏的形式,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音樂的主題,了解更多的樂器的音色及多種演奏形式,我們可以稍微多的時間讓學生去聽,去比較,去鑒別,這樣學生會很感興趣,同時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五、同一創(chuàng)作動機的作品之間的比較
在新教材中,我發(fā)現,我國的音樂作品中,中國一些優(yōu)秀的器樂曲目,都沒有被列入教學內容中,于是,在進行授課時,我會很留意地將一些優(yōu)秀的中國器樂曲加入到我的課堂中。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有許多作品,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創(chuàng)作動機基本上一致,比如,我的一堂名為“命運之聲”的欣賞課,得到了學生的高聲贊揚。這堂課的內容主要由德國作曲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中國的民間藝人華彥鈞的《二泉映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組成。經過我的精心設置,學生發(fā)現了這三部作品的許多相似之處,有了如下的總結:
1、三位作曲家都是在生活和身體極度困苦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作品:貝多芬雙耳失聰,華彥鈞雙目失明,斯美塔那雙耳失聰。
2、三位作曲家都是想通過自己的作品,表達對自己命運及社會命運的抗爭與奮斗,表現了自己要爭取光明并與悲慘命運作斗爭的勇氣與毅力。
3、這三部作品都是在一句簡短的主導動機之后,展開了對音樂的論述:《命運交響曲》的主導動機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氣勢;《二泉映月》的主導動機猶如一聲長嘆,語調悲哀、凄涼,隨后,埋藏在心中的憂傷和痛苦化作音樂奔瀉而出?!段业淖鎳返摹督菘说脑昂蜕帧吩诠?jié)奏密集的引子后,進行了深刻的愛國敘述和對家鄉(xiāng)的禮贊。
學生自己的總結,遠比教師為他們總結得更深刻,更具體。這堂被學生稱為“命運之聲”的音樂欣賞課,讓很多學生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貝多芬、阿炳和斯美塔納在身體極度殘疾的情況之下還能勇往直前,奮發(fā)直上,身處優(yōu)越生活條件下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現有的生活,不好好學習呢?學生因為這堂課而受到啟發(fā),那種成就感是我今生最大的滿足。
六、同一部作品,不同主題之間的比較
這種比較,包括主題之間音色的對比與情緒的對比、音樂的進行、樂器的運用及主導動機的對比等。這種同一作品不同主題之間的對比,是學生了解作品,熟悉作品的主要方法。在教材的器樂作品中,每一部作品都不止一個主題,但每個主題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每個主題又各具特色。比如第二十節(jié)俄羅斯民族風情的《卡馬林斯卡婭幻想曲》,這部室一手比較生疏的作品。但是,只要將這部作品中的三個主題單獨拿出來讓學生唱熟并掌握,就基本掌握了作品結構。本作品作者基本運用了這樣幾個主題:
1、引子主題:曲調比較肅穆,舒緩,句子比較短;
2、第一主題:《從山上,從高高的山上》。曲調旋律性很強,富于歌唱性。其中有一首歌《北方的星》就有這部曲子的主旋律,讓學生們學會這首歌就能記住這個主題;
3、第二主題:《卡馬林斯卡亞》。比較活潑,跳躍性比較強。
4、結束主題
將這部作品的四個主題縣單獨拿出來讓學生掌握,后將他們在放入到作品中,學生就能隨著音樂的進行,把這部作品的結構簡單地分析出來,并對整個作品形成一個總體的印象,學生即使分析不出來,只要掌握住了這四個主題,他們已經把這部作品掌握得差不多了。作為欣賞課,我們并不能要求學生太多,主要掌握了作品的主題,了解了作品的大體結構,能夠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學生的情感體驗基本吻合就可以了。
當然,如果用心的話,還能用許多的方法,將學生的音樂欣賞課安排得既有知識性又有娛樂性,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這需要我們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將一節(jié)課安排得井井有條,趣味橫生,讓學生在興趣中學到知識,在探索中了解到作品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
總之,這種“對比--比較法”教學,是在現代教學模式的帶動下,為轉變成新型的音樂教師而進行的一次嘗試,雖然這需要教師接觸大量的音樂作品,了解學生更多的心理需求,但是,為了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作為教師我們深知,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欣賞到更廣泛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素質和欣賞水平,讓音樂成為他們的終生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