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樂教材分析
一、課標理念
在《實驗通訊》第一期上刊登的金亞文老師的一篇文章,對音樂課程理的闡述非常值得學習,現將有關內容摘錄,供老師們學習探討。
新課標強調“人本位”的課程觀,對人的關注,對學生發(fā)展的關注,是《標準》的基本精神之一。如《標準》在“課程性質”定位上所表述:“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和創(chuàng)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币蚨魳氛n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稑藴省匪U述的10個基本理念,更是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fā),在不同的側面上,均體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
培育學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發(fā)展學生音樂興趣終生享受音樂------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是每一個學生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從音樂中受益------面向全體學生;
讓每一個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注重個性發(fā)展;
增強學生表現音樂的自信心------重視音樂實踐;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和想象力------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
開闊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倡學科綜合;
增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民族音族音樂;
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理解多元文化;
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評價機制。
因此,可以認為:新課程帶給音樂教學最根本的變化將是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變化。這一點,也正是音樂課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要是學這樣的目標,音樂教材呈現方式和音樂教師教學行為的改變是必須,而且至關重要。
二、教學特點:
在正確理解每單元的教學主題,首先要了解教學的特點,根據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教育編輯室編印的《實驗通訊》第一期介紹的教材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充分重視各年段不同年齡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能力要求,切實體現“課本是學生讀本”的原則,可讀,可學,可看,可聽四為一體。
2、教材內容主要從學生生活和實際出發(fā)所血案音樂作品在注重藝術性、代性、趣味性的同時,特別重視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音樂密切結合,努力貼近學生的實際,并力求動聽、好唱、易記。如小學的《拉勾勾》、《捉迷藏》、《動物說話》,中學的《東方之珠》、《青春舞曲》、《我心永恒》等。
3、新教材一改傳統音樂教材單一,樂譜加文字的版本,力求形式活潑新穎。小學低年級以圖為主,圖譜并茂,圖以卡通式手法繪制,譜以字母及圖形譜為主,音的唱名與漢字拼音結合,音的長短以圖形表示,學生一看就明白,形象生動,活潑新穎。
4、音樂風格多樣,內容形式多元。教材體系是以人文主題組織單元,各單元的作品多樣,除音樂本體為主外,還融合其他姊妹藝術,如舞蹈、美術、戲劇等,使學生更有新鮮感,更能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
5、新教材強調人本與音響密切結合,強調學生的實踐與創(chuàng)造活動相結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研究性學習方式相結合,以利于改變傳統的接受性學習方法,學生可以通過合作探索創(chuàng)作自己的音樂作品。
三、教材分析
人音版音樂教材每冊由若干單元構成:中學每單元由“歌唱”一首,“欣賞”二至三首及“實踐與創(chuàng)造”構成,每冊各有5----6單元。此外,每冊教材除單元內容外,還設有《音樂宮》、《萬花筒》、《音樂瞬間》、《音樂小網站》、《我們心愛的歌》、《我們喜歡的器樂曲》等相關音樂知識項目,供學生拓展、選擇、自學、自評自測用,以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
現就第13冊音樂教材進行舉例:本冊有六個單元,其中“歌曲”六首,“欣賞”20首,“演奏”2首,每單元都有“實踐與創(chuàng)造”另外還設有《音樂是我的好朋友》、《音樂小網站》、《我們心愛的歌》(四首)、《我們喜歡的器樂曲》(2首)以及《音樂瞬間》等欄目。
如果說要把教材內的所有內容都讓學生學完,就課程設置每周一節(jié)課而言,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完成的,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梳理整合,根據每單元的主題,選擇相關的內容進行教學,在教學設計中要做到輕、重合理,要抓住主要的內容作為重點教學,有些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學或作簡單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都是重點教學。
怎樣對教材進行梳理整合?
1、理解每單元的主題
每單元都有標題,我們要理解每個標題的主題是什么。如第一單元《七子之歌》,可以理解為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單元內容以香港、澳門的回歸及對臺灣同胞的期盼,由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欣賞《東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響曲》、《鼓浪嶼之波》三首組成,分別代表了香港、澳門、臺灣三地同胞對祖國的熱愛和回歸的向往,因此將主題定位愛國主義教育。
2、圍繞主題隊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整合
明確了單元主題,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如何對所選擇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整合?這是音樂教學的關鍵,同時也要根據所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如欣賞曲選擇,學生對《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較熟悉,也容易理解,但對《1997天地人交響曲》的理解可能就困難多了,因此在教學中應以欣賞《東方之珠》或《鼓浪嶼之波》為重點,《1997天地人交響曲》的欣賞教學只要根據《實踐與創(chuàng)造》第三題的要求,讓學生能聽出編鐘、童聲合唱、大提琴獨奏及樂隊合奏出現的順序即可,不必作過多的要求。
3、其他單元主題簡析
第二單元《天山之春》主題可定位在新疆音樂的介紹,第三單元《歐洲風情》主題可定位在歐洲音樂介紹,第四單元《行進中的歌》主題可定位在進行曲介紹,第五單元《金色樂章》可定位在中外優(yōu)秀弦樂作品介紹,第六單元《熒屏樂聲》主題可定位在影視音樂介紹。
四、教學設計
確定了單元主題后,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體現學生為主的“人本論”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教學方法運用正確與否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學設計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馬馬虎虎,應付了事,而應多思考,思考的范圍要大,不要受教材內容的限制,而且要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并及時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是否符合教學目標,是否符合課標理念,安排是否合理有所了解,教學水平也能較快地得到提高,否則將永遠原地踏步,教學水平得不到提高,在教學能力方面將落后于其他教師。實際上本次課改每一位教師,無論是新教師或是老教師都是公平的,都處于同一起跑線,關鍵就看誰對課標的理念理解深,誰能更快的進入角色,誰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那么應該如何做到教學設計合理,符合課標的理念,我們以13冊第五單元為例來設計:
本單元有歌曲《夜曲》,欣賞《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如歌的行板》,演奏《如歌的行板》。本單元主題定位“中外優(yōu)秀弦樂作品欣賞”,從提供的內容來看,基本都是弦樂類,有弦樂合奏《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有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知識有“小夜曲”、“室內樂”、“魚咬尾”等。再看“實踐與創(chuàng)造”欄目,共四個內容,基本也都圍繞知識開展實踐或創(chuàng)作的,如“做魚咬尾創(chuàng)作練習”、“用象聲詞唱《g大調弦樂小夜曲》主題等。因此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可以設計為:
一、能夠對室內樂作品感興趣,并能主動探索與室內樂相關的音樂知識。
二、聆聽《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能感受、體驗三首樂曲不同的音樂情緒,并能從音樂要素方面探索其與音樂情緒之間的關系。能夠在聆聽音樂中,掌握”弦樂合奏“、”弦樂四重奏“、”室內樂“、”小夜曲“、”魚咬尾“等音樂知識。
三、能用憂傷、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緒演唱《夜曲》。
四、能夠創(chuàng)造地參與魚咬尾創(chuàng)作、自制撥弦樂器等音樂實踐活動。
本單元可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如歌的行板》、(弦樂四重奏),感受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掌握學習”弦樂四重奏“、”室內樂“及”魚咬尾“音樂知識。
2、能用憂傷、思念故鄉(xiāng)的情緒演唱歌曲《夜曲》,并能為《夜曲》設計適當的演唱形式。
3、參與”魚咬尾“的創(chuàng)作練習。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夜曲》,欣賞《如歌的行板》,實踐創(chuàng)作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音樂知識”弦樂四重奏“、室內樂”、“魚咬尾”。
教學重點:歌曲《夜曲》的學唱。
教學難點:歌曲《夜曲》的情緒表現及4/4拍、4/5混合拍子的變化。
教學設計:
可以從欣賞《如歌的行板》導入,讓學生探索音樂知識“弦樂四重奏”、“室內樂”、“魚咬尾”,并進行“魚咬尾”的創(chuàng)作練習。通過音樂知識的學習探究及創(chuàng)作練習,使學生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這樣讓學生再學唱《夜曲》就較容易了。當然在歌曲學唱時就應注意演唱技能的教學,特別是在情感表現上如何能正確的表現出憂傷、思念的情緒,這就必須要教師把演唱技能教給學生,也便于學生能設計適當的演唱形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欣賞《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感受、體驗樂曲不同的音樂情緒,掌握“弦樂合奏”、“小夜曲”音樂知識。
二、了解《g大調弦樂小夜曲》主題音樂,并能用象聲詞演唱,
教學內容:
欣賞《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實踐創(chuàng)作2題,音樂知識“弦樂合奏”、“小夜曲”。
教學重點:二首欣賞曲的不同音樂情緒探究。
教學難點:能用象聲詞有感情的學唱《g大調弦樂小夜曲》主題音樂(特別是二聲部)。
教學設計:可以從上節(jié)課的欣賞《如歌的行板》片段導入,復習“弦樂四重奏”、“室內樂”,引出本節(jié)課的音樂知識“弦樂合奏”,欣賞《二泉映月》,《g大調弦樂小夜曲》,思考樂曲的不同音樂情緒,介紹“小夜曲”,探究找出《g大調弦樂小夜曲》主題音樂,并試著用相聲詞演唱,用自制的撥弦樂器為《g大調弦樂小夜曲》片段伴奏(自制樂器可在上節(jié)課布置課外完成)。
五、注意問題:
一、教學設計前必須對教材進行仔細的研究和探索,尋找確定單元的主題及教學內容。
二、教學設計每單元必須要有總的單元教學目標,各課時必須要有課時教學目標,不能把《教師用書》中的教學目標作為每課時的教學目標。
三、每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必須明確,重點和難點不能合為一體。
四、教學設計可圍繞“實踐與創(chuàng)造”欄目的內容進行教學內容選擇和目標確定。
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個小欄目,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各個欄目(如音樂小網站等)中找尋答案,了解知識,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講解。
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少講空話,講課和提問要切入主題、簡要明確,盡量多留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參與活動、探究問題。
七、每單元教學完成后應及時總結反思,并能寫出教學反思或對某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尋找改進的方法,以取得更多的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