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軸心突破”與悖論中的超越——從中西比較的視角看中世紀知識階層與儀式音樂實踐的關系
[66] 如對中世紀修道院制度影響最為巨大的《圣本篤規(guī)章》就極其重視僧侶對儀式實踐的參與:“在祈禱日課時,一聽到信號,任何人都必須放下手中的工作,以極快的速度前往教堂——應該嚴肅認真,不能有絲毫的輕率。”(轉引自:杰里米·尤德金:《歐洲中世紀音樂》,余志剛譯,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160頁)
[67] 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2頁。
[68] 轉引自: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11頁。
[69] 艾琳·帕瓦:《中世紀的人們》,蘇圣捷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4年,8-9頁。
[70] 轉引自: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23頁。在中世紀的東羅馬帝國人士看來,已經被“蠻夷猾夏”的原帝國西部是不折不扣的化外之邦,968年教皇約翰十三世和皇帝奧托一世的代表、克雷莫納的柳特普蘭德在出使君士坦丁堡時被告知:“愚蠢荒唐的教皇沒有認識到,當圣徒君士坦丁遷都至君士坦丁堡時,象征帝國權力的王冠以及整個元老院、全羅馬軍隊都一個不剩地隨之遷走,只將農民、漁夫、廚子、捕鳥者、私生子、平民及奴隸留給了舊羅馬城。”(轉引自:J.H.伯恩斯(主編):《劍橋中世紀政治思想史》,79頁。)而后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的拉丁人對君士坦丁堡的洗劫又恰如其分地表明了這種蠻性。
[71] 愛德華·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世界文明史》(一卷),羅經國譯,商務印書館,1987年,407-408頁。
[72] 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24頁。
[73] 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31頁。早期中世紀人士對于蠻族的殘忍破壞的史料記錄見于前書15-17頁;32-33頁。這與中國在西晉末年、十六國和北朝初期“五胡”對黃河流域的殘破和對南朝的侵略十分近似。但中國在魏晉南北朝之際,兩漢經學雖然受到佛、道宗教思想的沖擊而衰微,儒生仍然成為了社會上決定性的穩(wěn)定力量,尤其是儒家的禮法宗族傳統(tǒng)成為了混亂社會條件下農耕社會的穩(wěn)定劑,并且與莊園經濟相適應,這種作用正是西方古典文明遺產所無法提供給中世紀的,除了基督教以外,沒有任何精神資源與社會組織手段能組織西羅馬帝國的徹底崩潰和文化的滅絕。
[74] 盡管內遷至西羅馬腹地的蠻族部落其人口遠遠少于原來拉丁化的定居人數(shù)(據(jù)估算約占西羅馬全部人口的5%,參見:勒高夫,前書,29頁),但由于戰(zhàn)爭的殘酷破壞和大量城市人口向農村遷徙。一個重要的事實是:適用于羅馬法的區(qū)域越來越小,直至最后消失,而適用于游牧經濟和自然經濟的蠻族部落的習慣法(日耳曼法)越來越占據(jù)主導地位。而在一些原來羅馬行省之外的地區(qū),基督教的教義基本上和原始部落的習俗直接地結合在一起。在許多蠻族地區(qū),原始多神教的祭司和部落酋長直接轉變成了基督教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部落宗族直接轉化成了教區(qū)和修道院轄區(qū),部落間的戰(zhàn)爭和征服可以使傳教的名義進行。如愛爾蘭的一位粗野殘忍、性格暴烈而又十分虔誠的修道院院長科倫巴竟然是6世紀西方隱修運動的重要領導者(參見:亨利·奧斯本·泰勒:《中世紀的思維:思想情感發(fā)展史》(第一卷),趙立行、周光發(fā)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2年,122-126頁)。
[75] 用勒高夫的話說:“向農村轉移這一社會現(xiàn)象只是突出封建社會基本特點的發(fā)展過程中最醒目的方面,這種特點在民眾心中的態(tài)度遠比現(xiàn)實更根深蒂固。此乃職業(yè)部門化和社會區(qū)域化。……中世紀基督教歐洲把希望擺脫命運視為重罪。……安于現(xiàn)狀,反對改變,一切皆由世襲。這是小農社會的理想,它將存在下去。這個小農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尊卑有序的社會。”(雅克·勒高夫:《中世紀文明(400-1500年)》,26頁)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等級社會中,投身教會成為神甫往往是較低等級的人改變自身命運的唯一辦法,這與中國古代農民或工商通過科舉成為士人獲得官職的現(xiàn)象有些近似,但在封建化完成后的西歐,社會流動性實際上大為削弱,高級教職基本上被封建貴族所壟斷。
[76] 相對于中國在魏晉南北朝之際的華夷之變和種族融合,在中世紀轉化為羅馬教會各級首領的原西羅馬地區(qū)的豪強勢力卻沒有顯示出足夠強大的將蠻族完全“漢化”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實力;而在一定程度上“羅馬化”和基督教化的法蘭克王國也沒有像中國北朝那樣擁有對南朝——拜占庭帝國的絕對武力優(yōu)勢,并最終再度統(tǒng)一天下。一個明顯的例證是:查理曼盡管接受了“羅馬人皇帝”的稱號,卻沒有像魏孝文帝遷洛一樣將統(tǒng)治機構遷往“永恒之城”羅馬,而是在北方的亞琛建立宮廷。因而羅馬人和蠻族融合的一個后果,是將這種半開化半野蠻的新社會結構擴大到原來西羅馬之外的邊界,而不是去復興過去的“中原”地區(qū)——地中海世界。當然,阿拉伯人的興起和伊斯蘭教的傳播是西方文明圈中的一大變量。在十字軍運動之前,穆斯林事實上取得了過去羅馬人在地中海世界的政治地位和希臘人的文化優(yōu)勢。而在整個中世紀,意大利都不是拉丁西方的中心,相對于創(chuàng)造了哥特文化的法蘭西,亞平寧半島只是作為邊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