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戲面具藝術繁富的品種類別
藏戲各個劇種程度不同地使用了面具,特別是藍面具藏戲形成了品種式樣繁多的面具藝術。按其形態(tài)、樣式和特點來看,可分為四個類別。
第一類是平板式軟塑面具。這是西藏戲曲中最為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種面具,它的式樣也發(fā)展得最為豐富。一般由皮革或呢料、絨布制做而成,從最簡單的一張皮毛片上挖出三個洞當作眼和嘴,再在兩眼之間掛一個胡蘿卜的白面具,到造型十分夸張、裝飾格外美觀、繪制特別精巧、色彩尤為絢麗的藍面具,發(fā)展成了一套系列式的平板軟塑面具。它們的區(qū)別在于底色的不同運用上,白面具以原色白山羊皮制成,白色象征純潔、善良、溫和、慈悲;紅面具用紅呢子作底色,紅色象征權力和威嚴;綠面具以綠呢子作底色,綠色象征功業(yè)彪炳,福德深厚;棕色面具用棕色呢子作為底色,它屬于黑色范圍,表示邪惡;半白半黑面具,臉部底色右半面呈白色,左半面呈黑色,象征這個人物表里不一、兩面三刀的性格特征;黑面具,黑色主不善之業(yè),即惡業(yè);仙翁黃面具,黃色象征智慧、興旺、強盛、功德廣大;藍面具為藏戲開場人物溫巴面具,相傳當年為唐東杰布造橋民工漁夫和獵人等因勞作而臉被曬黑,被湖水映藍了,故而唐東杰布在白面具基礎上加工發(fā)展成為藍面具,進行了精致繁復的裝飾,整個面部裝飾象征八吉祥徽。
第二類是半立體軟塑面具,一般用布或者是布層中塞入棉絮或比較綿軟的獸毛制成,或者是皮子經(jīng)壓塑縫制成半立體的假面,為白、藍兩種,藏戲中的村民老頭、老太,還有昌都藏戲中的仙翁所使用。這種半立體軟塑面具數(shù)量不多,它來源于早期的原始祭祀和民間藝術中的平板式軟塑面具,但已經(jīng)有了發(fā)展,使之適于戲劇中人物作性格化的表演。
第三類是立體硬塑面具,一般是泥塑或者泥塑脫出紙殼或漆布殼繪制而成,用于藏戲中的魔怪角色和神舞角色。如魔妃哈江面具、九頭羅剎女王面具、外道國王面具、怖畏金剛面具、地獄閻王面具、松贊干布面具、骷髏鬼面具、馬頭天王面具等。這種立體硬塑面具是由跳神面具或懸掛供奉神佛面具直接發(fā)展而來。但是,在塑制時,作為一種群眾性娛樂活動,與宗教面具嚴格的程式和規(guī)定完全相反,它的自由性、隨意性,甚至放縱性占有很大成分,完全因表演者、制作者的主觀意識而變化。
第四類是立體寫實的動物精靈面具,有泥布硬塑的,也有用布料或皮革軟塑的,多數(shù)是有頭和皮毛的假形面具,如黑、白蝎子精面具,虎、豹、熊、豺面具,母猴面具,野豬面具,龍女面具,牦牛面具,鸚鵡面具等。這種藏戲中的動物精靈面具,雖然受到了跳神中泥塑動物靈怪面具和民間圖騰擬獸面具的影響,但它根據(jù)戲劇情感抒發(fā)的需要,十分注重它本身的自然真實的形態(tài)。在造型和色彩意象上,表現(xiàn)得極為質樸和寫實,許多飛禽走獸都要制做出全身皮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