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活動合唱分層教學實踐研究——以長沙雅禮中學為例
摘要:隨著“雙新”教育改革的推動及素質教育的深入,高中合唱課程的開展模式、開展質量亟須改善。通過文獻梳理,并結合合唱分層教學的實踐,針對高中合唱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唱排練中分層教學之實行模式和操作步驟,以對高中合唱分層教學及實踐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合唱分層教學是什么?就分層教學而言,無論是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教學具體的實施操作等多個維度,都旨在適應不同學生的合唱學習需求。這一教學模式,所針對的是全體學生,從差異點出發(fā)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其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將分層模式置于合唱教學中,以“分”為手段進行合唱訓練既能避免合唱訓練掉入一味追求共性音色的誤區(qū),又豐富了合唱團隊的聲音色彩;且有利于找到個體差異和整體的平衡點,在不磨滅個體特性的基礎之上使合唱之“和諧”更為飽滿,最終以“合”為目的實現(xiàn)質的提升。
一、雅禮中學校慶活動中合唱分層教學實踐
(一)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暗分層”
對于分層教學的實施來說,大多數(shù)是以學生的分層、教學的分層以及評價的分層為主要過程。而本文則單獨將學生為主體所進行的“暗分層”進行詳細闡述。“暗分層”即隱性分層,是教師采用內(nèi)在尺度法在班級內(nèi)對學生進行分層,且分層結果僅在教師心中有數(shù),不向學生公開。
1. 基于差異之下的同質分層
首先,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嗓音特質、音域跨度、音量大小等,將80名合唱隊員大致分為較為均等的女高聲部(20人)、男高聲部(16人)、女低聲部(24人)和男低聲部(20人),每個聲部的隊員具有相同或相近音域、音量、音色的人聲。其次,在進行開嗓練習的時候,四個聲部同時跟著教師開始,但每個聲部所達最高音域并不相同,女高聲部練習音域最高,男高聲部次之,女低聲部又次于男高聲部,男低聲部最低,后由四個聲部同時結束于同一旋律。并且,在進行開嗓練聲的過程中,各個聲部都安排了一名特長生面對隊員進行示范。同時輔之一名助教及時糾正隊員們錯誤的發(fā)聲方式,記錄嗓音條件特殊、演唱基礎較為薄弱以及學唱能力次之的隊員。最后,分聲部進行歌曲學習,教師和助教分別帶領男生、女生進行訓練;各個聲部內(nèi)選出2—3名該次訓練的小組長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小組長采取輪換制度,每次訓練皆可由表現(xiàn)優(yōu)秀的不同隊員擔任,每位隊員都有機會爭取。這種分聲部進行的同質分層模式便于教師對各個聲部進行集體教學,能夠快速讓各個聲部熟悉其需要演唱的旋律。利用輪換組長的競選模式,有利于隊員們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追求對歌曲演繹的完美度,為四個聲部進一步的磨合夯實基礎。
2. 基于合作之上的異質編組
各個聲部間的配合無疑是合唱的重中之重,合唱的價值也體現(xiàn)在學生的高度參與和共同合作之中。由于不同個體間能力的差異以及對于音樂的感知和領悟有所不同,因此在合唱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互相干擾的情況。于是,我們需要在四個聲部中進行再次分組,共分為八個組,每個組同時包含四個聲部且人數(shù)較為均等的隊員。組內(nèi)各聲部隊員的搭配從樂感、音準、音色、演唱水平等方面進行考慮,能力互補且組間差異不大。并由教師在小組內(nèi)選出女生組長、男生組長各一名,組長采取輪換制度。
分組后,教師和助教各帶四個小組,進行聲音融合度的訓練。首先,按照目前大多數(shù)合唱團習慣用的“do mi sol”大三和弦讓隊員們在練習中感受聲音的和諧。從中央C的C大調(diào)開始,男低先唱低音“do”并保持住,再由教師指揮女低演唱“mi”,緊接著男高以“sol”進入,最后由女高唱出高音“do”,四個聲部在教師的指揮下調(diào)整聲音的強弱、發(fā)聲的狀態(tài)并且自主去聆聽各聲部間聲音的靠攏,體會合唱和諧的音響效果。其次,再用不協(xié)和和弦進行深入訓練,能夠更好地解決演唱作品時隊員們之間的對抗與和諧度。同樣從中央C的C大調(diào)開始,合唱隊以“Wu”進行開口音練習,男低、女低、男高、女高的音高是所唱調(diào)式內(nèi)的大小七和弦,在教師的指揮中去感受、調(diào)節(jié)自己與其他人的音色融合過程。待隊員們的聲音和氣息穩(wěn)定之后,教師進行漸強練習的時候要讓隊員們注意不能為了突出音量而去靠本嗓喊,應該時刻保持平常練聲時的狀態(tài),靠腹部發(fā)力,感覺聲音往上走。這些練習在C大調(diào)基礎上,各聲部共向上升高七次小二度,音高整體升高了純五度。最后,分組進行歌曲演唱,以隊員為主體,讓其自主進行排練,按照之前的和弦練習模式在組內(nèi)演唱的過程中去把握各聲部彼此間聲音的融合;同時,教師在觀察各組練習的時候及時給予不同的指導意見,促進各組最優(yōu)化發(fā)展。
(二)結合“翻轉課堂”形式優(yōu)化分層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即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翻轉,它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使得知識傳授過程放在課后完成,而在課堂中由教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xié)助完成知識內(nèi)化。雖然此次合唱排練僅針對于校慶演出,但無論是平常的合唱教學還是社團活動、演出競賽的合唱排練,我們都應該讓學生在快樂獲得的基礎之上深入學習,我們所要取得的不僅僅只是分數(shù)、成績,更重要的是積累的過程,要讓學生的興趣發(fā)揮推動作用,幫助學生們保持住心中對音樂的熱愛。因此,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進行平常排練的補充、拓展,更能讓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優(yōu)缺點因材施教,促使學生更好地進步(不只是單次排練,最好是能延伸到日常的合唱教學實踐中)。
1. 學生線上自主學習
高中階段課業(yè)繁重,日常排練時間有限,有時教師未能關注到學生的方方面面,部分學生因個人原因在排練時間內(nèi)無法完全掌握吸收此次輸出的內(nèi)容,加上有限的時間內(nèi)無法解決更多的問題,這就使得利用網(wǎng)絡在其空閑時間進行自主的補充學習變得切實可行。學生根據(jù)教師發(fā)布在網(wǎng)絡平臺上的教學短視頻自行安排學習、復習的時間(就此次合唱排練而言重點在于復習、解決現(xiàn)存問題),并且自行抽出時間按照分好的小組進行集體的合排,組員之間互相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再由組長記錄無法解決的難題統(tǒng)一匯報給教師。
2. 教師線下解決問題
傳統(tǒng)課堂形式被顛覆,學生擁有強大的自主學習控制權,教師則需要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就此次合唱排練而言,教師除開錄制好每次排練前學生所需的預習、復習、拓展學習的視頻之外,重點在于排練中解決學生根據(jù)自行練習所產(chǎn)生的問題。而這種解決,不能是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應該循循善誘,引導其自主探索最終獲得結果。同時,利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教師在排練中會更有針對性,對于不同組別學生的問題導向也更加明確。并且,通過該模式,有助于學生去思考更多問題,師生之間的交流更能有效促進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內(nèi)化。此外,教師所解決的問題不局限于此次校慶合唱排練,側重點還應該是激發(fā)學生對于合唱的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合唱教學不是簡單的“依葫蘆畫瓢”,聲音也不是固定的某一范式,合唱排練也不是枯燥的重復,每個人都能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