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教學案例分析
摘自:《寶山教研網(wǎng)》
日期: 2005年4月7日
行知中學高一( 1)班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在展示、演唱、辯論等活動中,體驗并了解在重大歷史變革中,音樂作品所起的作用,并認識他們的藝術價值。
2、通過演唱歌曲《東方之珠》以及辯論音樂作品與歷史事件的關系,從感性體驗與理性評價中,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
二、教學方法
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主,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體驗重大歷史變革中,音樂作品所起的作用,并認識他們的藝術價值。
教學難點:展開辯論,進一步探討交流 “文藝作品與歷史事件的關系”。
四、教學過程
(一)展示與評議
1、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
a.課題: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
子課題: ① 音樂作品與中國抗日戰(zhàn)爭。
② 音樂作品與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
③ 音樂作品與前蘇聯(lián)保衛(wèi)戰(zhàn)爭。
④ 音樂作品與中國長征。
b.分小組展示學生在課外就“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這一主題的自選子課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成果。
2、評議:每一組展示完畢,進行生生評議、師生評議。
說明:此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展示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實踐與體驗
1、歌曲演唱《東方之珠》。
① 欣賞原唱歌曲。
② 學唱歌曲。
③ 啟發(fā)學生進行歌曲處理。
④ 完整地演唱歌曲。
說明:此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從演唱中體驗、感受歌曲的情感特征。通過歌曲處理等形式,使學生進一步感悟、理解音樂作品在重大歷史變革中的作用。
2、辯論會
① 出示辯題:歷史變革是由音樂作品激起并決定成敗的。
② 分組進行討論。
③ 正方、反方進行辯論。
說明:從辯論中進一步探討交流 “文藝作品與歷史事件的關系”,注重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心理為主動探究的學習心理。
(三)總結與歸納
1、音樂作品在歷史變革中的意義。
重大的歷史變革,給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文藝作品在重大歷史變革的當時起到鼓舞人們斗志的作用,重大事件成為歷史后,幫助人們記憶歷史的變遷。
2、提升高中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中有豐富的內涵,作為高中生,在欣賞時要注意由感性的欣賞逐步向理智的欣賞過渡,使我們的鑒賞水平向高一層次發(fā)展。
教學說明
本課是上海市高中音樂欣賞教材第二單元第三部分 “音樂作品與時代的發(fā)展”中第一節(jié)“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展示、演唱、辯論等活動中,體驗并了解在重大歷史變革中,音樂作品所起的作用,并認識他們的藝術價值,并從感性體驗與理性評價中,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本課力圖體現(xiàn)二期課改中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
一、藝術體驗,審美為核心。
音樂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審美教育。好的音樂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鳴、激動、聯(lián)想、想象,以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浸潤人的心靈,使人受某種道德情操,精神品質,意識觀念的熏陶滲透,從而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課中,準備通過歌曲《東方之珠》的演唱,感悟作品在“香港回歸”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在重大歷史變革中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把音樂教學作為一個審美感知和審美發(fā)現(xiàn)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二、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
本課的設計中,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主,變被動接受的學習心理為主動探究的學習心理,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具體操作如下:
1、前期準備:教師利用前一節(jié)課的部分時間,啟發(fā)學生了解教材中的有關資料,初步了解“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就“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這一研究方向自擬課題,在課余自由組成小組進行研究。
2、確定課題:學生就總課題進行討論,提出各組研究的子課題,教師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啟發(fā)、點撥、指導,各課題組實施研究。
3、實驗研究:學生按課題組自主探索研究,包括搜集、處理、應用文字、圖片、音響等信息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制作多媒體演示課件、藝術表演實踐以及設計展示方案等。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
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音樂的理念。對于絕大部分學生來說,高中階段,是學生課堂學習音樂的最后一個階段,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獲得學習音樂的方法和途徑,比獲取知識本身更為重要。我們環(huán)繞高中學生音樂學習空間、時間的擴展的課題研究,由課內學習向課外學習擴展,由教師面授向學生自主探究提升。本節(jié)課就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音樂的興趣與能力的一種嘗試。
跟據(jù)二期課改的精神,新課標的要求,課堂教學設計必須突破教師 “一言堂”的欣賞教學模式,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激發(fā)審美情感、促進人格完善。
教學反思
《音樂作品中的歷史變革》這堂課從準備到上課結束,旨在以學生為本。
課中,充分地體現(xiàn)出了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本課在課前的探究、研究性學習的設計中,學生變接受學習為自主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課中的成果展示與交流環(huán)節(jié),三個小組的學生制作了精致的多媒體演示文稿,聲情并茂地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學生自選代表在課上進行展示和介紹,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見,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歌曲《東方之珠》的學唱與表演,學生再次感悟到作品在 “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作用,學生從親自體驗到進一步理解音樂作品在重大歷史變革中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感性的欣賞逐步向理智的欣賞轉化。
“辯論會”是這節(jié)課的又一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反方的同學就辯題積極地參與了辯論,氣氛非常活躍,探討的內容也非常深刻。此環(huán)節(jié)不僅反饋出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也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yǎng)其自信心和勇氣,充分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個性發(fā)展”的教育思想。
這節(jié)課的容量非常大、信息非常多、時間很緊,因此留給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略顯不足,辯論沒能盡興,也沒有時間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體驗、理解,留下一些遺憾。但是在寬松、自由的氣氛中,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愉悅感和成功感更培養(yǎng)起學生對音樂持久的興趣和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這一切都為他們以后終身從事音樂學習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