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課堂模式中合唱教學的意義
摘要:學校的音樂教育教學活動是實施美育的手段之一。“聲樂是音樂的一個大類之一,按詞曲樂譜進行表演,樂器伴奏,有獨唱、合唱、重唱等形式。”而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是一門普及性最廣、參與度最多、綜合性比較強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關鍵詞:音樂課堂;合唱;教學;
合唱這種形式具有易實行、易組建的特點,合唱課進入高中音樂課堂更能體現(xiàn)音樂的表現(xiàn)力,發(fā)揮音樂的功能性。它是多人多聲部的活動,要求每個人在合唱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和發(fā)展,對于本聲部的音準節(jié)奏以及音色的變化要求比較高,對于個人的心理過程要求比較高,這是任何學科都不能代替的。高中生無論是聲音特點及心理狀態(tài)都接近成熟,經(jīng)過變聲期基本穩(wěn)定,聲音非常有活力,音色也非常美,這時候聲音的效果就會非常感人和有想象的空間。
而提高合唱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應由切合實際狀況的教學計劃的制訂;學生對合唱排練的音樂興趣的激發(fā)和引導、聲音的練習、樂曲的選擇、練習與實踐;引導學生在合唱中找準定位、體驗樂趣、培養(yǎng)審美和表達美感;學習合唱,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在和諧的合唱曲中體驗、感受音樂之美這幾個循序漸進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組成。合唱的音響效果不僅需要本身作品內(nèi)容和旋律引起聽眾的共鳴,更需要良好的音色來表達,合唱需要這種音色,同時也能駕馭比較多的作品。
一、音準、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對于提高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性
藝術合唱對于聲音要求非常高,這也是合唱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畫面感以及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合唱作品的呈現(xiàn)必須要求掌握準確的音準、節(jié)奏及其他的音樂要素,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作品。高中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自主能力不斷提高,對于這些要求他們更能深刻地認識,每個人對于美的認識角度是不同的,這些基本的音樂要素就是認識美和提高審美能力的基礎。我們學校在多年前就被選拔為江門市合唱特色學校,一直堅持訓練,慢慢積累經(jīng)驗,從高一年級開始選拔一些聲音條件好、有合唱興趣愛好的學生參加訓練,首先最重視的就是音準、節(jié)奏等一些基本功的練習,從最初的單音練習,到音程、和弦等再到基本的節(jié)奏型訓練和發(fā)聲訓練。
二、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良好的品德
在課堂訓練中,教師應有意識地讓合唱隊形成良好的演唱習慣,保持良好的歌唱習慣,保持高度的紀律性,培養(yǎng)良好的體態(tài)、站姿、坐姿等,不需很長時間,就能發(fā)現(xiàn)合唱的水平和整體面貌將大不相同。排練不僅僅是將譜子唱出來,是學生表演的一部分,還要與觀眾進行良好的互動。
在排練期間不應該允許小組成員拿起樂譜,正式進行排練的時候,哪怕一點點小的錯也不要放過,可以大大提高質量。仔細排練需要我們注意的片段后,再合排全篇,能建立一個更好的舞臺設計感覺。整齊著裝,能讓大家看起來在舞臺上更加自信。正式、統(tǒng)一、美麗的著裝能改善社會合唱團排練時的狀態(tài),發(fā)自內(nèi)心的歌唱,完美表演的關鍵是表演是否是真正的音樂,也許能帶來一場技巧的盛宴。
三、讓學生學會用”腦和耳朵”來合唱
學會“用腦唱歌和用耳朵來合唱”無疑是對合唱者不單純依靠技術方法演唱而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這樣也增加了我們在課堂中進行合唱教學的難度和要求,也對學生的整個綜合素質提出要求。聲音的訓練是抽象的,用腦先要會用耳朵,用耳朵來分辯,分辨聲音的準確性對于合唱隊員來說具有高難度的挑戰(zhàn),我們要如何聽?怎樣聽?聽到什么?怎樣由學著聽,到會聽,會聽懂,先聽教師的,聽別人的,聽整體的,最后會聽,會分辨自己的。
四、高中學生合唱聲音的美化
(一)運用“輕聲高位置”和“弱聲唱法”練習
高中學生的聲音非常具備合唱的條件,但是個別尤其是男孩會經(jīng)過變聲期的轉變,所以“輕聲高位置”是我一直推崇,在努力學習的方法,包括氣息的調(diào)整訓練,訓練氣息的彈性、肢體的彈性,字里行間的彈性等,還有包括訓練的時間長短等。
同時還有一種“弱聲唱法”最有利于合唱隊員的傾聽,在弱聲唱法的運用下,隊員們可以很清楚地聽到自己的聲部聲音,可以很輕松地從pp到f甚至到ff,可以實現(xiàn)合唱聲音的統(tǒng)一及豐富的變化,同時也有利于歌曲色調(diào)的統(tǒng)一。在演唱作品時更要注意處理色調(diào)的處理,才能演繹出多樣的音樂風格。同時有利于直聲唱法的運用,直聲唱法是沒有被動的歌唱聲音,是解決合唱印象和諧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