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舞蹈元素的意義與策略
摘要:舞蹈與音樂以不同的方式結合能更有效地提高初中音樂的教學效率,降低學生的音樂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在音樂藝術方面的理解能力。在課堂上將舞蹈元素與音樂元素結合互融,在音樂教學中增強舞蹈元素的表現(xiàn)力,能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音樂知識,提高欣賞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舞蹈元素;融入
音樂能陶冶情操,豐富人們的生活,除了具有娛樂性,還能作為良好的媒介,實現(xiàn)教育和治療的目的。許多相關研究表明,舞蹈與音樂結合教學能更有效地提高初中音樂的教學效率。
一、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樂教學的意義
(一) 有效降低學生音樂學習的難度
目前,初中音樂教學中尚且存在一些難題。例如,音樂知識內(nèi)容豐富,但如果教師只教授枯燥的理論知識,就會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若教師能讓學生逐漸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那么就能更好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還能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幫助。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過一條遺忘曲線,主要用以描繪人類的記憶規(guī)律,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他認為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記憶在七天之后就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但是有意義的學習材料可以減緩遺忘的速度。
有意義的學習材料是指彼此之間有相互聯(lián)系的知識。因此,教師要注意將音樂與舞蹈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二者相輔相成,這樣不僅可以使音樂學習變得有意義,還可以使學生融會貫通,實現(xiàn)學習的遷移,這既能體現(xiàn)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的理論,也滿足了學生實際學習音樂的需求。在將音樂與舞蹈元素進行系統(tǒng)整合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找到了一種合適的學習方法,達到有效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的目的。
(二) 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藝術具有一定的共性,音樂和舞蹈都屬于藝術。這兩種藝術形式在某種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將舞蹈元素融入其中,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內(nèi)涵的理解,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揮主動性,增強音樂鑒賞能力,具有良好的音樂學習態(tài)度。將舞蹈納入初中基礎教學要素后,學生會更容易理解音樂的相關內(nèi)容,對音樂中表達的情感體驗更深刻。
二、舞蹈元素融入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
(一) 有效利用舞蹈與音樂的結合點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理解、辨析、明了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共性和特征。我們都知道,從舞蹈與音樂學習發(fā)展的各個方面來講,將舞蹈融入音樂中不僅可以滿足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的學習需求,同時還可以從本源上提高初中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學習能力。
音樂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初中生對音樂類型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對知識的了解程度也存在較大差異。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有效利用舞蹈和音樂的結合點。音樂和舞蹈二者其實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師應使學生理解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在學習歌曲《松花江》或《保存》期間,讓學生逐漸了解抗日戰(zhàn)爭,感受音樂傳達的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對音樂形成良好的、正確的理解。
(二) 在音樂教學中增強舞蹈元素的表現(xiàn)力
受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在當前的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都有待提高。面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積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工作,提高音樂課程學習中舞蹈元素的內(nèi)容和質量。這樣,學生就可以逐漸對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傳統(tǒng)的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全家紅”式教學法,即先開展相關學科知識的簡單講解和教學。
另一個類似的方法是教師先提供一個簡單的音樂欣賞模式。這兩種教學方法相對簡單,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在讓學生進行抽象記憶的同時,還應該結合形象記憶。那么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將抽象的音樂教學與形象的舞蹈教學相結合,這有利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以科學、合理和有效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