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的歷史起源
河北梆子是由流入河北的山陜梆子演化而成的,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逐漸流傳到河北全省和省外。光緒二十六年(1900)前后,稱在北京盛行的河北梆子為“老派”,稱在天津盛行的為“新派”。老派在演唱上雜有山陜韻味,新派則以普通話為基礎(chǔ),講求唱工,既用本嗓,也用背工嗓。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風(fēng)格特點,聽來能使人有熱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河北梆子的唱腔,屬板腔體。唱腔高亢激越,擅于表現(xiàn)慷慨悲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種引板和收板等。
慢板有大、小慢板之分。大慢板是河北梆子唱腔中曲調(diào)性最強、演唱速度最慢的一板三眼(記作四分之四板式),多于青衣、老生行當(dāng),善于表現(xiàn)劇中人物的抑郁、愁煩、緬懷、沉思等情緒。它不能自行結(jié)束,唱完后必須轉(zhuǎn)入小慢板。小慢板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板式,生、旦、凈、丑各行都可運用。這種板式既可用來抒情,也可用來敘事,是介于大慢板與二六板之間的板式和大慢板通向二六板的橋梁,但也常常單獨起板,自成唱段。
二六板基本分為兩大類,一為正調(diào)二六,一為反調(diào)二六,均屬一板一眼(記作四分之二)。
正調(diào)二六又有不同速度的板名:緊接在小慢板之后的,稱為“慢二六”,特點是曲調(diào)性較強,唱腔從容舒展,偏于抒情。用在流水板之前的,稱為“快二六”,特點是工于敘事。介于以上二者之間是中速二六,是二六板的主體。后者唱腔平易流暢,兼有快、慢二六板的功能、運用得最為廣泛。二六板可塑性很大,也極為靈活,既可用來抒發(fā)人物的多種感情,也可以用它溝通除大慢板以外的任何板式,因此可以說是河北梆子唱腔的核心。
反調(diào)二六俗稱“反梆子”或“反調(diào)”,既無起板,也無收板,不能自起自落,它的上承或下轉(zhuǎn),均須經(jīng)由正調(diào)二六帶入和接出,因此,不是一個完整的板式,卻善于表現(xiàn)人物的哀怨、凄楚之情。
流水板是河北梆子中有板無眼的唱腔,有整板流水與散板流水之分。整板流水節(jié)秦急促,字多腔少,幾乎是一字一板,甚至一板二字,因此被稱為“緊打緊唱”。散板流水比較自由,行腔的長短隨需要而定,可長可短,但在唱腔的進行中要不間斷地勻稱地快擊梆子,因此謂之“緊打慢唱”。兩種流水板主要來表表現(xiàn)人物的憤怒、焦急、倉惶等情緒。
尖板是無板無眼的散板唱腔。哭板也是一種無板無眼的散板唱腔,除開頭有過門,結(jié)尾處和以樂器伴奏外,在唱腔進行中間不托任何樂器。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四行。屬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屬于旦行的花旦、刀馬旦、彩旦、老旦等則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凈行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種,但不甚完備;丑行也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唱腔,除無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男女聲唱腔,采用同宮同腔,男演員唱來較為吃力。正調(diào)唱腔是微調(diào)式,反調(diào)唱腔為宮調(diào)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進,是旋律進行的突出特點。演唱上講究“腭嗽”、“噴口”、“砸夯”等特殊技巧,所來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唱詞以“三三四”十字和“二二三”七字句居多,偶亦有五字、六字及多字句。雖詞上下句的尾字,通常中同轍不同聲,多是上仄下平。在一大段唱詞里,中間變換轍韻的情形偶然也有,但不多見。
傳統(tǒng)伴奏樂器,文場以板胡為主,笛子為輔,其他樂器有笙、嗩吶、三弦等。建國后,樂隊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今文場樂器有板胡、梆子、笛子、三弦、揚琴、二胡、箏、阮等;武場樂器有板鼓、板、大鑼、鐃鈸、手鑼、小鈸、碰鐘、堂鼓、花盆鼓、嗩吶等。
常用曲牌約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樂曲牌五十余首,管樂曲牌百余首。除在個別劇目中用于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弦樂曲牌)主要用來渲染劇中的環(huán)境氣氛,伴奏人物舞蹈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