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學探索
摘自:《大家網(wǎng)》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在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如何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對每一位音樂教師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和挑戰(zhàn)。本文從音樂課程的性質(zhì)、作用和目標出發(fā),闡述了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上的一些做法。
[關鍵詞]:新課程音樂教學;教學效率
2004年秋季,山東、廣東、海南、寧夏作為我國第一批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的四個省區(qū),進行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時至今日,已基本完成了兩個輪次的實驗工作。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在新課程背景下,音樂教學如何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對每一位音樂教師來說,是難得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貫徹新課標,實施新教材教學的過程中,我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明確音樂課程的性質(zhì)、作用和目標
1.音樂課程的性質(zhì)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了音樂課程的性質(zhì):普通高中音樂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或藝術課程相銜接,是高中階段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必修課程。
2.音樂課程的作用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xiàn)思想和感情表現(xiàn)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與生活具有廣泛密切的聯(lián)系,對人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當今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音樂教育在促進人的發(fā)展和推動社會進步方面,更加顯示出它所具有的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的、有個性的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音樂課程的目標
音樂課程的目標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音樂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達成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上的三維教學目標。
課程的性質(zhì)明確了音樂為必修課程,這就要求學校不論是高一還是高三,都要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開設音樂課。從音樂課的作用和目標上,我們也能體驗出音樂課的重要性。因此,多年來,我校在高一和高二開設《課程標準》中六個選修模塊中的音樂鑒賞。由于山東省高考實行“3+X+1”模式,“3”指語文、數(shù)學、英語;“X”為文、理綜合(文科綜合包括政治、地理、歷史三個學科,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1”為基本能力,包括六個學習領域中的13個學科,共計60分,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所以,在高三除專業(yè)生開設專業(yè)課外,所有考生還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課。課程的開設,使學生掌握了基礎的音樂知識,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及對音樂歷史與文化的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評價、判斷能力,增進了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也為高考打下了堅實的音樂知識方面的基礎,基本達成了《課程標準》中的音樂三維目標。
二、講究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效果
匈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在發(fā)明“柯達伊教學法”之前,就有一個充分而肯定的觀點:每一個兒童都有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音樂教師必須本著教好每一位學生的態(tài)度,帶領全體同學主動探索音樂的奧妙,教師就是要努力制造出理解音樂的土壤,并精心地去澆灌,就能種下花籽并開出期望的花。因此,必須講究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效果。我們的做法是:
1.科學安排聽、唱、論、評
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鑒賞教學,實質(zhì)上就是指導學生感受和鑒賞音樂,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教師應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鑒賞音樂的經(jīng)驗,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到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lián)系,為終身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在這方面,我采用了以“聽、唱、論、評”為核心的音樂欣賞教學方法。
(1)聆聽享受音樂。“聽”就是聆聽音樂,進入音樂的意境去享受音樂。聽音樂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聽出音樂中的不同音樂要素,并把不同要素聯(lián)系起來,能夠選擇地聽,能指認出聽過的音樂,能對音樂進行比較、能劃分段落等;能聽辨主題,熟記主題,能聽辨音樂形式,從簡單的拍子到復雜一些的曲式結構。讓學生掌握一種在其它課程中所學不到的感受事物的方式,從而也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這就是“聽”音樂。(2)演唱熟悉音樂?!俺痹诮虒W中,可以讓學生以演唱、演奏或其它活動方式參與音樂欣賞,可使學生下意識地從聽覺上注意音樂,熟悉音樂??裳莩黝},把握了整個作品的主脈,積累音樂詞匯,在欣賞過程跟隨主題展開思維,辨別出主題的再現(xiàn)及發(fā)展;也可演唱節(jié)奏讓欣賞者與音樂融為一體。
(3)討論感知音樂。“論”在音樂欣賞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傾聽音樂,去感知體驗音樂,感受自我,同時也要給學生留有想象的空間。分析各種欣賞作品中音樂基本要素的運用。如有關節(jié)拍、節(jié)奏、調(diào)性、音程和弦及和聲進行的基本原理的知識。能根據(jù)聽到的音樂,說出自己的感受。通過課堂討論,形成正確而又具有自身個性的美學觀,等等。
(4)評價鑒賞音樂?!霸u”即對學生的音樂欣賞學習進行評價。這是音樂欣賞的最核心內(nèi)容。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一定的衡量標準去解釋音樂作品和表演,或分析它的某一方面好與不好的理由,帶著問題判斷、評論,有創(chuàng)造性地重新塑造、感受藝術作品。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還會增強其音樂評論意識,從而具備一定的評析技巧,以達到對音樂美的充分欣賞。
2.重視互動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在一節(jié)音樂課中,假如都是教師在講、在唱、在跳、在演,那么,教師的表演再精彩,學生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這將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音樂教學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美的過程。我們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很重視這一方面,強調(diào)了音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互動關系。比如,在《京劇欣賞》一課中,以師生互動的形式就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師生互動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藝術實踐,使學生在實踐中不知不覺地理解音樂知識的內(nèi)涵。教師也從學生身上吸取了改進教學的元素。音樂教學的魅力應該是在于----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發(fā)現(xiàn)美,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體驗美,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當中獲得審美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3.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因材施教
課堂教學是學校音樂教育的主要渠道,學生音樂能力有著客觀差異,我們對所有學生都給予普遍關懷和鼓勵,使他們充滿自信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學校每年在5月舉辦“紅五月歌詠比賽”,在元旦舉行“元旦文藝匯演”,高三畢業(yè)生在畢業(yè)前夕舉行“專業(yè)展示”等活動。每次活動學生都踴躍參與,并自編、自導、自演節(jié)目。很多作品在省、市級比賽中獲得一、二等獎。另外,學校對音樂特長生指定專業(yè)教師分樂理、視唱練耳、聲樂、舞蹈、器樂等方面進行高考前的輔導。2004年以來,我校每年都有近百名的特長生被各大音樂院校錄取。2007年,劉慧凝以播音主持特長被清華大學錄取;今年我校孫瀟瀟同學(小提琴特長)又獲得清華大學降60分錄取的資格。
4.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由于視聽結合,形象性強,信息容量大,資源豐富,給我們的音樂課提供了鮮明的感知形象。如在欣賞陜西民歌《走西口》時,那優(yōu)美高亢的曲調(diào),深沉真摯的情感和濃郁的地方色彩等,只是憑聽,還不能深刻理解其意境,看到黃土高原,再聽聽這首歌,就會覺得離開了這樣的環(huán)境是很難理解歌曲精髓的。
多媒體固然好,但是,過分依賴多媒體,會失去與學生更多交流的機會,一不小心,就變成了“電影課”。經(jīng)??吹嚼蠋熓髽溯p輕一點,伴奏有了,范唱有了,動作也不需要做了,更不要板書了。我們始終堅信:老師的琴聲,歌聲,語言、動作、規(guī)范漂亮的板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將音樂的美傳達給學生。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合理利用多媒體,使學生在音樂課中欣賞美,感受美。
5.注重教學的趣味性和創(chuàng)造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引起和維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對感興趣的事物,人們總會主動愉快地探究它,使活動過程和認識過程不是一種負擔。沒有興趣作基礎,傳授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就難以完成。正因為興趣有這么重要的作用,教師在上課時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時時保持對音樂學習的積極心態(tài)和愉悅體驗,體會到“學海無涯‘樂’作舟”。
總之,音樂教育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刻不容緩。現(xiàn)代教育越來越需要生動活潑,生氣勃勃,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娛樂性的教育形式。越來越需要將音樂教育引入德、智、體、勞教育之中,來完成對學生人格的塑造。重視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整體素質(zhì)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是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培養(yǎng)跨世紀建設人才的關鍵。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音樂教育;需要進一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為素質(zhì)教育的實施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
[2]中國音樂教育.浙江省音樂家協(xié)會雜志社,2004.
[3]中國音樂教育.浙江省音樂家協(xié)會雜志社,2007.
[4]音樂欣賞手冊.上**藝出版社.
[5]李劍琴.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中音樂教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