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課改專題 > 初中音樂課改 >

音樂新課程實施中的困惑與思考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8   點擊:

摘自:《洪嘯音樂教育工作站》

伴隨著新課程的誕生,音樂新課程也和其他學科一起走進了學校,步入了課堂。我和其他音樂教師一樣,為課改而歡欣鼓舞,覺的有了施展自己的舞臺,然而,當真正進入音樂課堂,要把全新的教育理念付諸于實踐時,我又感到有太多的迷惑與茫然,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改革帶來得矛盾沖突和觀念碰撞。以下幾個問題是我在實際教學中感到困惑的問題:

一、音樂審美與知識技能

音樂新課標確立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注重音樂實踐的理念,強調音樂審美和情感體驗。我常常想:針對農村的音樂教學,音樂知識和識譜還要不要了呢?在教學中這個環(huán)節(jié)能省略么?

在去年的一次新課改公開課上,我給同學們上了一節(jié)欣賞課,欣賞《伏爾塔瓦河》。為此我狠下了一番工夫,先是找磁帶錄音,然后自己反復地聽磁帶,將8個樂段再分別的錄出來,以便于學生能很好地分清各樂段。而在實際教學中既沒有系統(tǒng)地介紹主奏樂器提琴,也沒有將各樂段的樂器和各種樂器所表現(xiàn)的主題向同學們介紹,更是沒有引導學生從音樂要素入手,體會樂曲的魅力,只是反復地問學生“你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并讓同學們將在音樂中聽到的、感受到的,用畫面將它描繪出來。

我的本意是想把新的理念帶進自己的課堂,但是卻步入了另一個誤區(qū)。新課程強調音樂審美體驗,淡化雙基教學,但不是不要雙基,而是應該正確看待兩者的關系。首先,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為音樂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地情感共鳴。而對于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音樂知識技能的教學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目的,學習知識技能是為了更好地體驗音樂。其次,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應滲透在音樂審美體驗中。在感悟體驗音樂時,再自然而然地引入音樂知識的學習,這樣在音樂審美體驗的同時,同學們又輕松愉快地學習了音樂知識,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二、身動與心動

音樂新課標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將學生對音樂的全部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現(xiàn)如今中小學音樂教師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音樂課一定要讓學生身體動起來”。況且現(xiàn)如今的教學評價也如此。課堂上如果沒有學生動的環(huán)節(jié),則可能被視為缺乏創(chuàng)新、教法老套。于是我的思想也曾走入一個誤區(qū):以為把每節(jié)課設計的像舉行一臺預先排練好的晚會一樣有條不紊,轟轟烈烈才是好課,以為把每節(jié)課組織得像小孩子做游戲那樣敲敲打打、熱熱鬧鬧才是改革。

我的這種誤區(qū)是對新課標缺乏深刻的認識。音樂活動的參與要求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過于強調學生的“身動”參與卻忽視了學生“心動”的參與,表面上熱鬧,教學效果甚微。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種“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只有當學生“身動”、“心動”全方位參與音樂活動,與音樂融為一體,親自主動去探索、領悟、體驗、感受時,對音樂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欣賞課時,表面上表現(xiàn)為一種安靜狀態(tài),但內心卻表現(xiàn)為一種劇烈的震顫,被音樂所描繪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音樂完全融為一體。這樣表面上的“靜”,深層的“動”----內心深處的感動,才有音樂浸潤心靈的陶醉。

課改到現(xiàn)在我深深地感覺到,這是一種挑戰(zhàn),一種壓力,但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機遇。只有認真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深入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并經(jīng)常在實踐中進行反思、研究、改進,才能不斷適應新的變革。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