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
作者:貴陽學院音樂學院 陳紅
[摘要] 本文通過一份問卷調(diào)查對學生喜愛的音樂做了全面了解,提出了提高每個學生音樂審美的意識,培養(yǎng)音樂素質(zhì),是欣賞教學的中心任務,闡述了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音樂,鑒賞音樂的能力的重要作用并著重探析了音樂鑒賞能力的形成,從而呼吁教師積極地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
[關鍵詞] 審美情趣;審美意識;鑒賞能力;音樂欣賞
為了了解學生對音樂的想法,為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對學生做了一次書面調(diào)查,主要了解:(1)音樂在生活中的作用;(2)最喜歡的音樂家;(3)最喜愛的三首歌曲等。同學們做了認真的答卷,毫不掩飾地說出了心理話,使我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啟示。
1、從一份問卷調(diào)查看學生喜愛的音樂
從以上三個問題調(diào)查中,我們了解到音樂的普及性及差異性,對于如何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得到了很多有意義的認識。
1.1 音樂欣賞。欣賞者通過聽覺對音樂進行聆聽,并從中獲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的活動,在接受調(diào)查的同學中,98%的同學都喜愛音樂他們每天都在欣賞音樂,可以說為欣賞教學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在喜愛音樂的同學中,喜愛古典音樂的約占21%,喜愛流行歌曲的約占36%,而喜愛民族音樂的只占1%,他們喜愛的歌曲排在前三位的都是流行歌曲,有的喜愛的音樂家是貝多芬、莫扎特,從此可以看出他們因人而異的審美情趣。
1.2 音樂的審美情趣。就是喜歡和愛好什么音樂的問題,一個學生為什么喜歡這種音樂,不喜歡那種音樂和學生的家庭、經(jīng)歷、性格、文化修養(yǎng)等方面有關系。首先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個人趣味,進而更深一層地通過音樂教學,把健康、純正、明確、自然,對人類社會有意的音樂展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學生審美情趣的明顯差異,給音樂課,特別是音樂欣賞課提出了任務和要求,正像教學大綱要求的,應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民族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國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學大綱提出:音樂應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意識,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
1.3 音樂審美意識。以音樂感知,情感體驗與審美評價為基本環(huán)節(jié)的意識活動,“音樂的審美意識,首先是以對象的存在為前提,只是在有了音樂藝術美的存在,才可能有音樂的審美意識。同時,又只有當審美主體作為一個社會的實踐著的人,在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觀念中產(chǎn)生了音樂審美感受時,音樂的美對他來說才能成為一種真實的客觀存在,他才能真正具有音樂的審美意識”。所以,如何培養(yǎng)音樂鑒賞能力,提高每個中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意識,成為欣賞教學的中心任務。
2、如何培養(yǎng)音樂鑒賞能力
2.1 欣賞音樂的三個階段。音樂藝術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音樂欣賞有三個階段,即感官、感情和理智階段,如果僅僅追求旋律的優(yōu)美、節(jié)奏的生動、和聲的悅耳,這是初級的;體驗到音樂的喜怒哀樂,分清調(diào)配性,節(jié)奏與句法的表達,音樂的高低、強弱在音樂中的作用,以及和聲的表現(xiàn)形式,各種樂器音樂的區(qū)別,這是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即真正的欣賞,是進入情感與理智相結合的階段,即達到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也只有到達這個階段才是真正進入了這個神氣的音樂世界。2.2 欣賞教學的主要任務。提高音樂鑒賞力是欣賞教學應該達到的目的,也是音樂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對于年紀不大,音樂全面修養(yǎng)素質(zhì)不高的學生來說,則因此而形成欣賞音樂方面的兩個偏差:一是對我國優(yōu)秀的民族音樂缺乏了解;二是部分同學的音樂欣賞面比較狹窄,這就給欣賞教學提出了一個嚴肅的任務:面向全體、培養(yǎng)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我們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不僅要提供給學生具體的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而且還必須輔以必要的講解和引導。在課堂上,要用美的音樂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對真善美的追求精神,在課下,我們要和學生交知心朋友,了解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用科學的、客觀的分析,引導他們欣賞的傾向,要切實擔負起弘揚民族音樂,培養(yǎng)素質(zhì),全面育人的責任。
2.3 音樂鑒賞能力的形成。多聽、多欣賞各種類型、風格的音樂作品音樂欣賞能力的形成,首先是要多聽、多欣賞音樂,聽的多了,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開始覺得好聽,就要經(jīng)常去聽,當然開始時可能只是一種朦朧,初步的感受,如果繼續(xù)聽下去,就能逐漸感受到音樂的變化和特點,不如能夠辨別出不同特點的旋律,節(jié)奏和音色。同時對音樂所表達的感情、意境也會有所領會,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說是聽得懂音樂了,總之,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只有通過欣賞者自己的聆聽、欣賞,才能逐步獲得音樂欣賞能力。
2.4 學習有關音樂知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量,學習音樂知識,不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特別是欣賞一些較復雜,較大型的音樂作品,例如交響曲、歌劇等,更要盡可能多學習一些音樂知識,音樂知識的范圍很廣,學生不可能全部掌握,這就要求學習一些音樂基礎知識,是關于音樂背景的知識,它包括音樂作品產(chǎn)生的歷史時代,作品的風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經(jīng)歷等,學習這些知識不是為了對音樂作品進行概念上的分析,而是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音樂作品的豐富內(nèi)涵,從而有助于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領會音樂作品。
2.5 提高文化修養(yǎng),豐富生活閱歷。音樂鑒賞能力是文化藝術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化藝術修養(yǎng)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音樂鑒賞能力所達到的水平,有些音樂作品作為綜合藝術的一部分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人的音樂鑒賞能力是以個人的主觀愛好的形式出現(xiàn)的,它和一定社會的審美理想,藝術觀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雖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人民有時會對同一音樂作品作出不同的評價,表現(xiàn)出音樂鑒賞的差異,但是音樂審美評價必須符合音樂美的客觀標準,它們之間有著高尚、健康與庸俗、低級、審美層次的高雅與粗俗,審美視野的廣泛與狹窄的區(qū)別。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與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一要靠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意識,鼓勵學生對聽音樂有獨立感受與見解;二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去體驗音樂、理解音樂,這樣才能實現(xiàn)音樂教學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動過程,實現(xiàn)學生體驗美感、豐富情感、促進想象力的全面發(fā)展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前,王次召著。音樂美學基礎[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2]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本)音樂[M].人民教育出版社,音樂室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