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體現(xiàn)游戲精神的策略研究
(2)保持未知感。未知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強有力的吸引,能夠?qū)τ變旱挠螒騽訖C起到激勵的作用。每個音樂教學活動都是有層級的,不可能從剛開始幼兒就能完成最終的玩法。但活動的每個層級都需要一個分級的目標和幼兒對于之后活動的未知感,這樣,活動的趣味性就大大增強。例如在開展韻律活動《山狗與臭鼬》[4]時,首先教師生動地講故事,讓幼兒有動機活動起來。之后,每一次都產(chǎn)生新的動機和未知:“抹泥巴”的時候卻不知道“馬蜂來啦”,“馬蜂來啦”之后卻不知道“狗熊來啦”,“狗熊來啦”之后卻不知道“臭鼬大王來啦”。每一次游戲都能保持新鮮感,就能夠激發(fā)幼兒持續(xù)主動參與活動的愿望,也讓他們不斷體驗到未知所帶來的魔力和趣味。這不僅僅是游戲的快樂精神,也體現(xiàn)了自由精神,因為幼兒在游戲中沉醉,獲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3)在一定程度上堅持規(guī)則。無論是何種游戲,何種形式,參與者是誰,我們都能夠發(fā)現(xiàn),只要是游戲,就一定存在規(guī)則。規(guī)則的存在絕不是干擾了游戲的自由精神,恰恰相反,規(guī)則反而是為自由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有時候,既定的規(guī)則要讓位于幼兒的生成或者說幼兒的即時反應。這樣的規(guī)則通常是因為我們沒有按照幼兒的需要進行制定。但有一些規(guī)則是需要堅持的,不能一味為了快樂而破壞。規(guī)則不僅僅為幼兒提供游戲的環(huán)境,更是幼兒能夠得到成功或高級體驗的保證。例如,在大班歌唱活動《數(shù)字歌》中,男孩女孩分組競賽,贏一次,該組的小紅旗就升高一些。最終,女孩組的小紅旗低于男孩組。這時候有女孩提出來“讓我們組的小紅旗也升上去”的愿望,理由是“反正比賽比完了,就安慰我們一下吧”。教師并沒有將紅旗升上去。因為這時候女孩獲得的所謂失敗體驗也是她們應該有的人生體驗的一部分。成功是相對于失敗而言的,有了這樣的失敗體驗,幼兒才會理解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才會為了獲得成功更加努力,而以后獲得的成功也會因為之前失敗的對比更加令人振奮。
3.情緒感動
情緒感動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最終環(huán)節(jié)。這時候的教師應該以游戲精神與幼兒坦誠相待,從情感上感染幼兒,在游戲中與幼兒“共情”,才能夠?qū)崿F(xiàn)最終影響幼兒的目的。情緒感動包括:愉悅地參與游戲、投入情境和淡定對待輸贏。
(1)愉悅地參與游戲。當教師將自己定義為傳授知識的專業(yè)工作者時,就很難做到真正愉悅地與幼兒共同參與游戲。當教師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游戲中去的時候,會大大降低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因為他們會從教師的情緒中讀出“這個游戲沒意思”或者“老師不希望我們太開心地玩”,從而克制自己的情緒。只有當教師將自己定義為與幼兒共同成長、共同享受當下游戲的游戲參與者時,教師才能夠?qū)⒆约旱那楦型度氲接螒蛑腥?,才能夠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讓幼兒感受到“老師和我都喜歡玩這個游戲”,從而使幼兒獲得快樂、愜意的游戲體驗。
(2)投入情境。在以愉悅的情緒參與游戲的前提下,教師也需要將自己置于游戲情境之中,作為伽德默爾所描述的游戲中“被動”的游戲者,那么,原本由教師發(fā)起的教學活動就轉(zhuǎn)變?yōu)橛變号c教師共同參與和體驗的游戲。這樣,教師和幼兒都是游戲情境的設計者,同時又都是游戲情境的探索體驗者。教師只有將自己與幼兒一同投入到游戲中時,才能夠不被外在目的所累,幼兒才能夠不被教師的要求所累,真正自由地進行游戲,實現(xiàn)游戲的自由精神。
(3)淡定對待輸贏。在參加一些挑戰(zhàn)性的活動失敗后,有些幼兒會萬分沮喪。其實,這正是游戲所賦予幼兒的另外一種“快樂”精神,讓幼兒體驗到豐富的情感和境遇。教師應該讓幼兒認識到悲傷沮喪是情緒的一個正常反應,但是我們不應該一直沉浸在失敗的情緒中。通過游戲讓幼兒明白,當生活中遇到這些輸贏或起落,我們應培養(yǎng)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的能力。所以教師經(jīng)常需要故意扮演輸?shù)慕巧?,在幼兒面前表現(xiàn)出雖然失望,但是并不一直悲傷沮喪,幼兒就能夠從教師的表現(xiàn)中獲知,原來輸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當幼兒遭遇挑戰(zhàn)失敗的時候,就能夠遷移教師的情緒,來對自己的情緒加以調(diào)節(jié)。
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容易游戲化,但也容易游戲形式化,為避免這種趨勢,教師必須將游戲精神貫穿教育實踐始終。教師只有從游戲精神的角度看待幼兒的游戲,才能為其設計出真正的游戲;教師只有以游戲精神關(guān)照自己的指導方法時,才能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支持;教師只有讓游戲精神感動自己,才能讓幼兒從游戲中獲得豐富的情緒感動,讓幼兒在游戲精神的普照下獲得實際、積極的體驗,最終達到發(fā)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