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高中音樂論文 >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音樂鑒賞“大單元教學”的實踐策略——以“中國民歌”大單元教學為例

作者:江蘇省揚中市教師發(fā)展中心黨總支?王文娟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發(fā)布時間:2023-10-15   點擊:

  單元學習目標是指在完成單元學習后,學生應該獲得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能靈活運用的音樂知識、技能、策略,能反映學科本質及思想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從任務驅動下的學習體驗中獲得的愉悅心理感受、對學科的好奇與期待等。[4]4]基于這樣的理解,我們以終為始,將本單元的學習目標確定為:

  1.在對部分民歌的聆聽體驗、歌唱賞析、情境互動、合作表現與討論探究中體會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掌握民歌欣賞的方法。2.在民歌片段演唱實踐中體會民歌的風格特征,進一步理解民歌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在藝術表現中享受民歌的情境之美。3.在民歌推介會等探究活動中,促進深度思考,進一步領悟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明晰民歌的價值與魅力,建立文化自信,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民歌自信傳承人”。

  圖1 “中國民歌”大單元教學框架思維導圖

  (二)基于大單元教學的視野重組資源,重構內容

  教材是根、是源,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要基于根,發(fā)于源。但在大單元教學中教材內容并不等于教學內容,我們要帶著“心中有局”的整體感來組織教學資源,教學過程中才能做到“舉重若輕”。學習主題與教學目標確立后,我們要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依據單元的基本問題,科學合理地對教學資源進行重組,對教學內容進行整體重構。教學資源可以是教材自然單元中的作品,也可以是教材外的作品;教學資源可以是音樂作品本身,也可以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生成的各種資源。但要注意,教學資源要精選,要指向基本問題并能為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服務。

  人音版音樂鑒賞教材中第二單元“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分為漢族民歌與少數民族民歌兩節(jié),共有《澧水船工號子》等6首漢族民歌,《遼闊的草原》等4首少數民族民歌。我們團隊根據本單元的基本問題對教學資源進行了重構、對教材作品進行了重組(見圖2)。如:第一課時基本問題是“如何在音樂感知、探究中理解民歌的獨特美感與人文內涵?”,基于這個基本問題,為引導學生體會中國民歌的獨特聲腔美、織體美、文化美,選取了教材中侗族大歌《蟬之歌》;為引導學生感受中國民歌的音腔美、結構美、旋律美與文化美,選取了云南民歌《彌渡山歌》;陜北民歌《腳夫調》的選用,則是讓學生在對前兩首作品感知體驗的基礎上進行自主賞析,通過對作品聲腔、織體、結構、旋律、歌詞、語言等方面的賞析,進一步感受到中國民歌的“風格色彩之美”“腔調情韻之美”和“人文內涵之美”。再如,第二課時主要是引領學生在音樂實踐中領悟中國民歌的腔調情韻之美。重點引導學生把握以下問題:如何理解“民歌就在我們身邊”?如何在語言和唱腔上把握民歌的韻味?如何在理解的基礎上藝術地表現民歌作品?如何認識民歌的價值,愿意自主地探究民歌?這一課時的教學資源較為豐富,既有教材提供的相關作品,也有既往學習過的教材歌曲以及熱門歌曲、影視歌曲、革命歌曲、活動歌曲,學生在演唱實踐中感受歌曲中的民歌元素,體會民歌就在我們身邊。爾后,在《大九連環(huán)》《上一道坡坡下一道梁》《澧水船工號子》的演唱、表現中體會民歌在曲調、節(jié)奏、唱腔、方言等方面的獨特美感,理解民歌所蘊藏的人文內涵。第三課時主要目標是進行相關評價以及引導學生在感悟到中國民歌之美后樂于從自身做起、從小處著手進行中國民歌的傳承,其教學資源則基本為學生在第一、二課時學習及課后延伸生成的資源。

  圖2 教學資源重組思維導圖

  (三)以目標達成為導向構建問題鏈,驅動學習

  在單元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問題鏈”,構建問題引導、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方式,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刺激情境的建立,增強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深度學習發(fā)生和學習能力的形成。

  要構建有效的“問題鏈”,首先要緊扣“大概念”與單元學習的“核心內容”,思考通過單元學習學生要獲得哪些核心素養(yǎng)的進階發(fā)展;然后提出基于核心內容的單元“基本問題”。“基本問題”提出后,應立足單元視野,根據單元教學框架中的課時安排,分別提出“課時關鍵問題”。“課時關鍵問題”是“基本問題”在課時中的分解與具體化,可以是并列的關系,也可以是層層深入、體現進階發(fā)展的。同時,每一個課時中,也應依據“課時問題”提出若干個“小問題”,這些“小問題”既能回答相應的“課時問題”,也是設計任務驅動下實踐活動的依據。“小問題—課時關鍵問題—基本問題”形成一條“問題鏈”,各課時的“課時關鍵問題”也形成一個閉環(huán)的“問題鏈”,“問題鏈”的背后即是“任務鏈”,學生在問題引導、任務驅動下產生深度學習,達成單元學習的目標,掌握學習的方法,促成思維習慣、探索能力及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生成和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

  中國民歌大單元教學的“問題鏈”我們是這樣構建的(見圖3):三個課時均圍繞大概念進行,以目標達成為導向,立足用小問題構成問題鏈,以任務驅動展開學習活動,來回答單元學習的“基本問題”;三個課時彼此都盡量考慮“瞻前顧后”,層層遞進,努力打破教師與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面,使師生獲得“先有森林,再有樹木”的整體感;問題驅動式的學習打通了學生知識技能獲得、學習方法掌握、深度學習展開與能力持續(xù)提升的通道,既研究并解決了單元的基本問題,又促進了核心素養(yǎng)的真正落地。[5]5]

  圖3 問題鏈思維導圖

  (四)基于促進深度學習的角度設計活動,展開評價

  學科學習的目標不能僅停留在知識技能的提高,在高中音樂鑒賞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從促進深度學習的角度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不僅能掌握音樂學科的核心知識,還能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大單元理念下的教學設計中,設計豐富的學習活動,引領學生在情境中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探究、展開評價,在深度學習中增進音樂體驗、積累音樂經驗、激發(fā)音樂聯(lián)想、產生情感共鳴,領悟音樂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內涵。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