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教學論文 > 高中音樂論文 >

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與學

作者:青島大學 羅青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2-08   點擊:

  2.授課中營造音樂氛圍,營造生動的教學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情感氣氛來活躍課堂,讓學生在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中增加更多鮮明的音樂感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音樂內涵、音樂鑒賞能力以及情感的感知力的目的。在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言論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對于優(yōu)秀的言論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使學生對發(fā)言更有動力。音樂鑒賞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興趣,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都會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加認真。在課堂上也會活躍許多,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點,把音樂有趣化好玩化,這樣學生學起來會很開心,教師教起來也不會覺得自己使不上勁兒了。

  3.在教學中把握好音樂性內容與非音樂性內容的關系

  音樂性內容是指音樂中不受聽眾的想象或聯(lián)想的形象,客觀地存在于作品中的內容成分。它包含三個方面,即基本情緒、風格特點和時代特征。非音樂性內容是指音樂的印象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過音樂提供給聽眾的內容成分,亦即接收者不是從音響中直接感受到的,而是由于音響而產(chǎn)生想象或聯(lián)想獲得的內容成分。的確,在欣賞一首作品的同時,一方面我們會根據(jù)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加之以自身的感性經(jīng)驗,自然地產(chǎn)生出一種直覺體驗。然而這畢竟是初步的體驗,進一步則要從更廣闊的方面,特別是從樂曲產(chǎn)生的社會環(huán)境,作曲家的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作意圖、藝術風格和體裁形式的表現(xiàn)特征等方面去進行理解,得到對作品情感內涵的深入把握。所以在音樂鑒賞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心理特點正確處理好音樂性內容與非音樂性內容的關系。針對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講授方法,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音樂理論基礎和文學背景,理性思維能力也比較強,所以對音樂作品的分析就可以深入一些。例如在給學生欣賞布魯克納的《第五交響曲》末樂章時,我們不僅可以帶領學生欣賞作品本身,辨別美的節(jié)奏、曲調、和聲以及音色,還可以給學生進行相應的知識拓展,告訴學生在布魯克納的《第五交響曲》末樂章中,“奏鳴曲式融入了賦格段結構,在規(guī)模和藝術性上,豐富了自莫扎特至晚期浪漫派時期,這一個世紀以來,采用賦格與奏鳴曲式相融合的這一藝術結構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的作品寶庫。”③通過欣賞音樂的同時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把握好音樂性內容與非音樂性內容的關系。

  4.師生之間要相互交流

  我們可以在音樂新課程的前言中看到,是教與學的交融形成了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來達到相互啟發(fā)、補充的目的,使彼此擁有更多的思考內容和更多的經(jīng)驗,這樣一來也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會有許多新的發(fā)現(xiàn),這些新的發(fā)現(xiàn)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進步,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根本目的,每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都是希望自己的學生的內心是快樂的,這都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思考,不斷地進步。同時還需要教師處理好教和學之間的微妙關系,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讓音樂鑒賞課在實踐中變得更加有趣、有意義,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獲得更好地發(fā)展。

  注釋

  ①余丹紅.《大學音樂鑒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年10月.

 ?、趧⑵?《高中音樂鑒賞中融入多元文化的作用初探》.黃河之聲,2019年第1期.

 ?、垌f輝.《賦格段在布魯克納第五交響曲末樂章中的結構意義》.音樂藝術,2018年第3期.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QQ:3999112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