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反思點評 > 初中音樂反思 >

高中音樂欣賞----我心中的貝多芬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17   點擊:

摘自:《廣東省東莞市常平中學》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習貝多芬音樂作品的興趣,參與了解、認識、評價貝多芬的學習活動。

2、通過欣賞貝多芬的作品,,體驗作品的音樂情緒,理解其音樂內(nèi)容。在感受、體驗、理解、評價的過程中能逐步提高其音樂審美判斷能力。

3、引導學生搜集有關貝多芬的各種資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欣賞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

教學難點:感受、體驗作品中的音樂主旨和情感。

教法講授法、欣賞法、練習法。

教時:1課時

教具:鋼琴、音響設備、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導入:

1、老師彈奏鋼琴曲《致愛麗絲》,這是誰的作品?

2、你還知道貝多芬的哪些作品?學生展示搜集的貝多芬作品資料。引出今天的課題----我心中的貝多芬。

3、聆聽活動----學生展示貝多芬作品。

(1)學生甲:請大家欣賞《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

播放自己搜集的音樂,聽后請同學思考:這段音樂到底表現(xiàn)了誰的命運?是否僅僅表現(xiàn)貝多芬的命運?

(音樂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命運,也表現(xiàn)了社會在反對封建的制度方面的革命性。)

向大家介紹《命運交響曲》創(chuàng)作背景。

(2)學生乙:請大家欣賞自己最喜歡的曲子《月光奏鳴曲》和《田園交響曲》第一樂章,邊聽邊介紹作品。

三、新課教學:

1、老師:聽了兩位同學搜集的音樂,我感嘆貝多芬能寫出《命運交響曲》如此震撼的作品,也能寫出感情細膩的《月光奏鳴曲》,他是怎樣的一位音樂家呢?請同學來講講他的生平或人生小故事。

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學習彈琴,1787年曾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并結(jié)識莫扎特。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戰(zhàn)爭和維也納體系的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征,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其主要作品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命運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合唱交響曲》(即第九交響曲)等。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涼,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貝多芬的葬禮舉行時,有二千多人參加護靈。貝多芬對音樂的最重要貢獻是交響曲,因此他被譽為“交響樂之王”。

2、放貝多芬生平視頻,了解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

3、同學們還收集到什么音樂?有同學會演奏或演唱《歡樂頌》的音樂嗎?引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

4、鋼琴伴奏,請同學們集體演唱《歡樂頌》。

5、談談對《歡樂頌》的感受和認識(學生闡述自己的感受)。

學生:《歡樂頌》主題接近于威武和戰(zhàn)斗的風格,具有勝利進行曲的特征。

學生:我覺得它表現(xiàn)了貝多芬渴望世界大同、人民團結(jié)的心愿。

學生:我覺得它所要表現(xiàn)的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們敞開心扉,彼此關愛。

6、請同學來介紹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是他晚期的代表作品,在他全部作品中占有特別突出的地位,也是他對交響樂領域的偉大成就的總結(jié)

這部作品是在法國革命的理想和成果被徹底摧毀的那段反動時期寫成的。在那黑暗的日子里,這位日益衰老的偉大作曲家仍然堅持忠于自由、平等、博愛的信念。

在第四樂章中,他史無前例地將人聲引入龐大的管弦樂隊中,以德國著名詩人席勒的“歡樂頌”為歌詞,表達了人類尋求自由的斗爭意志,并堅信這個斗爭最后一定以人類的勝利而告終,人類必將獲得歡樂和團結(jié)友愛。他花費了六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舉世矚目的巨作。

7、欣賞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聲樂部分。聽四個聲部的主題有何變化。

8、交響曲特點

通過綜合運用并挖掘各種樂器性能及表現(xiàn)力,來塑造音樂形象,體現(xiàn)作曲家內(nèi)心情感和思想理念的大型器樂套曲形式。由交響樂隊演奏,它實質(zhì)上是交響樂隊的“奏鳴曲”,但比奏鳴曲更富于表現(xiàn)力、更加富于恢宏的氣勢。交響曲是音樂發(fā)展史上舉足輕重的音樂形式。它包括有4個樂章:第一樂章,快板,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慢板(或稍慢),節(jié)略的奏鳴曲式、三段式、復三段式、變奏曲式,具有抒情性;第三樂章,快板(或稍快),小步舞曲;第四樂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鳴回旋曲式等。

四、拓展與探究:

請同學們嘗試給《歡樂頌》主題配上第二個聲部,輕聲哼唱,找出最和協(xié)、優(yōu)美的旋律,感受合唱的效果。(注意調(diào)式要準確,音高節(jié)奏可以不一樣。)

五、布置作業(yè):

除了貝多芬的音樂,他對人生和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身邊的“貝多芬”有:體壇明星桑蘭、殘疾舞蹈家邰麗華、癱瘓作家張海迪、智殘指揮家周舟、家庭雖貧困但學習刻苦認真的同學等。以《我心中的“貝多芬”》為題寫篇課后感。

六、預習要求:

收集舒伯特的藝術(shù)歌曲;舒伯特與貝多芬的音樂相比,說說他們音樂風格之異同,你更喜歡誰的音樂,為什么?

七、課堂小結(jié):

我覺得同學們的表現(xiàn)非常精彩,地確,對于這樣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音樂家,我們僅僅用一節(jié)課是不能真正充分地了解他的,課后我們可以找貝多芬的資料繼續(xù)去了解,希望下次我們可以開個貝多芬作品音樂會!

課后評析:

本節(jié)課在教學上具有以下特點:

1.以探究的方式展開教學

它的特點是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他們在教師引導下,自行發(fā)現(xiàn)并掌握知識。

例如,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我心中的貝多芬”,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查找、準備資料,以便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自己的材料討論、交流對貝多芬音樂的了解。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對貝多芬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一定全面,在課堂上可以通過交流更加全面的了解貝多芬,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資料,有的帶來音樂,有的帶來圖片,有的是文字資料,有的是貝多芬的音樂小報,相當精彩,同學們也很興奮,在課堂上互相學習。

2.教師鼓勵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讀物獲得知識

高中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得很快,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對于感興趣的內(nèi)容,他們不在滿足課堂上的講解與練習,而是希望通過其他的渠道自己獲得。本課中許多有關貝多芬的資料就是通過網(wǎng)絡獲得的。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會學習,這種能力會讓每個學生受益終生。

3.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得以拓展

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讓學生為主題旋律配上聲部,讓學生接觸了和聲知識,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基礎。同學們高興的當了一回小作曲家,互相唱自己創(chuàng)作的旋律,鑒別音樂的美丑。還希望同學們不斷地去了解貝多芬的作品和人格,并去學習貝多芬對待生活的精神,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這節(jié)課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使他們獲得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了自學的能力。是一節(jié)體現(xiàn)了新課程音樂教學理念的音樂課。

教學體會:

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感觸最深的是學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他們準備的資料非常全面,也很棒!甚至比我準備的還要多,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讓我也學到了不少知識。課堂是可以交給學生的,充分體現(xiàn)他們的重要性,提供一個平臺給他們展現(xiàn)、交流,比教師一個人演獨角戲效果更好。

改進措施:

在創(chuàng)造性活動中的時間太緊了,應該多留點時間。

 

站內(nèi)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quán)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uán),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