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中國民族樂器介紹
長號,又稱喇叭、先鋒、招軍、尖子號。是維吾爾、彝、壯、苗、瑤、傣、漢等族吹奏樂器。維吾爾語稱卡奈依,彝語稱大巴拉,瑤語稱當嘹,傣語稱抱阿、哈亞。流行于江、浙、豫、新疆、滇、川、黔、桂、鄂等省、區(qū)。
此類吹奏樂器,古代稱大角、長鳴,用獸角、木、革、竹、金屬等材料制作。多用于鼓吹樂或儀仗隊伍中。敦煌莫高窟156窟壁畫唐代張議潮夫婦出行圖(《中國音樂史圖鑒》Ⅲ―6)中,有一隊騎馬鼓角者,其角作棒狀。形似宋《樂書》中所繪的雙角。山東泰安城內岱廟大殿宋代壁畫和西藏阿里地區(qū)古格王國壁畫(《中國音樂史圖鑒》Ⅳ―79、Ⅳ―86)中有吹長號者。明、清以來,長號銅制,多用于軍中。明代王析《三才圖會》:“其制以銅為之,一竅直吹,身細,尾口殊敞,似銅角。不知始于何時,今軍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1959年在江蘇省江寧縣水閣子應塘村的明代沐英墓出土一支長號。全長115.5、喇叭口直徑20.5厘米。墓志表明墓主人為沐英,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睹魇贰份d沐英生前曾授為帳前都尉,是個武職官員。這件長號可能是他生前儀仗中所用樂器。其形制與《三才圖會》所繪圖象相同,現(xiàn)藏于江蘇省博物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館收藏的阿都土司家長號,全長171厘米。
長號銅制,各民族、各地區(qū)的形制不同。由嘴節(jié)、中節(jié)和底節(jié)三節(jié)銅管套接而成,吹口呈杯狀,管體錐形、無按音孔,管底口呈喇叭形。管身全長120厘米左右;維吾爾族的長150―180厘米;壯族的長155、喇叭口直徑22厘米。吹奏時,雙手托管體,吹氣發(fā)音。只能奏筒音和五度泛音。聲音低沉、厚實,音量大。但粗糙遲鈍。在浙東鑼鼓、十番鑼鼓等民間器樂合奏中,長號是常用樂器;在維吾爾族地區(qū),作為鐵鼓、嗩吶樂隊的低音樂器。在壯族、苗族地區(qū),作為八仙樂隊的低音樂器,用以烘托氣氛。京劇傳統(tǒng)劇目中,武將出場時吹奏長號,以表現(xiàn)威武氣勢。河南安陽地區(qū)古老劇種大平調、大弦戲中,也用其伴奏,制造戰(zhàn)場氣氛和特殊效果,當?shù)胤Q其為尖子號。在河南部分地區(qū)和維吾爾族、彝族地區(qū),是節(jié)日喜慶、婚喪嫁娶不可缺少的樂器,有時數(shù)支或十幾支長號齊奏,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