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戲曲曲藝 > 桂劇 >

桂劇的歷史

作者:   來源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18-01-31   點擊:

明末清初,昆山、弋陽和亂彈等腔已流行于桂林一帶。清雍正年間(1723-1735),桂林已有獨秀班等昆班。清乾隆年間(1736-1795),又有湖南祁陽班頻繁到桂林演出。祁陽班在桂林演出期間受廣西官話(桂林話)影響,逐漸改變語音。一部分祁劇藝人落戶桂林后,開始用桂林話演唱祁陽戲,時人稱為桂林班,后人即稱之為桂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個戲院--景福園,之后又相繼建起和園、儀園戲院。從此,桂劇逐漸進入劇場作固定性的演出。

1938年后,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應聘來到桂林從事桂劇改革工作,建立了廣西戲劇改進會;1939年成立桂劇實驗劇團,由歐陽予倩任團長,建立導演制,吸收新唱腔,編演新劇目,采用布景,美化舞臺,開辦桂劇學校,使桂劇有了新的起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桂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1953年,廣西省國營桂劇藝術團成立,為傳統(tǒng)劇目的挖掘整理和藝術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

站內搜索: 高級搜索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中小學音樂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站備案編號:蘇ICP備08000963號
版權申明:本站文章部分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說明,我們收到后立即刪除或添加版權,QQ:3999112
建議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