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初探
“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初探
楊永輝
幼兒園音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是在深化幼兒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啟蒙教育,迎接新世紀到來的背景下出現的。這是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一、意義與目的
音樂教育,歷來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我們所研究的音樂教學模式力求合乎幼兒的身心特點,以審美為核心,以幼兒愉悅感受和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為出發(fā)點,初步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審美觀、健康的審美情趣,擴展其知識以及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它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塑造完美的人格,并借助音樂獲得積極的人生經驗。我們結合本區(qū)教研的重點,于九八年探究和建立“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模式的構想與實踐,旨在強化幼兒音樂教育的功能,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幼教質量,促使全體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以全面、和諧、自主地發(fā)展。
二、內容與方法
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指:根據一定的教育目標,在一定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原則的指導下,對設計的教學結構,以及相關的教學策略等因素進行優(yōu)化組合而成的相對穩(wěn)定而又概括的范型,其核心問題是教學結構,主要制約因素是教學目標和教育理論。根據幼兒園教學模式應含有的內涵,本模式確立的主要研究內容是:1、理論依據及基木思想,2、結構程序及教學指導。
在“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的研究中,我們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歸納法和驗證法,即:將理論依據、特級教師的教學經驗、市幼教中心教研組的“建?!背晒?,以及本區(qū)幼兒園音樂教育改革實踐的體會,予以歸納并進行理性和邏輯性的分析,同時,為了論證本模式的可靠性,我們分期在機關幼兒園等進行試驗、并逐步修正、完善。因此,本模式的研究過程,緣由是問題,動力是認識,起點是經驗,過程是驗證、形成是歸納。
三、結果與結論
“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的研究,經過: 理論學習→實踐研究→專題討論
→實際探索→改進教學→推廣延用
前后近二個學期,其結果如下:
?。ㄒ唬├碚撘罁盎舅枷?/P>
在構建本模式的過程中,主要的理論依據是:音樂起源中的“情感表達說”、市幼教中心教研組首建的“體驗型”、“表現型”教學模式所依據的理論、幼兒心理學,以及多位幼兒教育專家的教育經驗。
廣泛的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首先想探究的模式是融“體驗型”和“表現型”幼兒教學模式中主要思想為一體,且符合音樂本質特性及音樂教育規(guī)律的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為此我們剖析了多位幼兒音樂教育專家的教育經驗后發(fā)現眾多幼兒音樂教育專家,除教育風格不一,特色各異外,在教學方法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以感受促表現”。由此培養(yǎng)的孩子,都能歌善舞,想象豐富,思維敏捷、全面發(fā)展。憑借上述思想理論的基礎,我們初步構思形成了一種較適于幼兒音樂教學活動的,上有一定理論指導的,下有相應操作程序的“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
?。ǘ┙Y構程序及教學指導
教學結構程序是模式的表現形式和中心內容,我們所構想的結構程序為:
傾聽入趣→感受體驗→想象表現
其一、音樂是聽覺藝術。人們對音樂的感知首先是通過耳朵的感受來進行的,以音響感知為情感培養(yǎng)的觸發(fā)點,從而使幼兒感受體驗到音樂的美感和所蘊含的情感內涵,這當該是本模式結構程序的第一步。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時,可采用以下辦法:1、利用和創(chuàng)設相適宜的傾聽音樂的環(huán)境,營造一種有利于幼兒傾聽感受的生動場面,2、巧設提問,引導傾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使幼兒在聽賞中,自然地入情入境,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其二、音樂屬“感性”教育,它又是情感藝術,所以“感受和體驗”是幼兒音樂入門的關鍵。我們將“感受體驗”作為本模式結構程序的第二步,即主體部分。在教學指導中??蓞⒂靡韵罗k法:1、寓感受、體驗音樂作品于游戲之中;2、整體或分段感受,逐步理解與感悟;3、聽、想、說、唱、動、奏等方式融合,多渠道,多形式體驗;4、借助設問、提問和簡潔講述,引導深刻感受、體驗音樂語言要素。
其三:音樂這一“看不見,摸不著”的審美對象,往往需要在個人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通過感知、聯想、共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過程來進行。并通過“表現”使其外顯。所以,音樂還是門表現藝術,感受音樂是和表現音樂緊緊地連在一起的。所以,在傾聽、感受、體驗音樂的同時,促進幼兒的豐富想象和大膽表現,是符合一切審美教育的共同規(guī)律的,這對培養(yǎng)陶冶幼兒的美感和個性大有益處。因此,通過音樂想象力的培養(yǎng),激勵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表現,既是幼兒學習音樂的目的之一,也是幼兒教師的神圣職責?!跋胂蟊憩F”作為本模式結構程序的第三步,即重點部分,是十分必要的,幼兒教師在指導教學時可借用如下方法:1、引導模仿,啟發(fā)想象,開展即興表演;2、創(chuàng)編歌舞、配奏樂器,巧用電化多媒體;3、以想帶動,學用結合,嘗試再造創(chuàng)新。
通過近一年的對于“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模式的研究,我們認為:
?。ㄒ唬┍灸J竭m用于幼兒音樂教學活動,并在實施素質啟蒙教育的今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穩(wěn)定性;(二)本模式主導下的音樂教學活動,雖不能涵蓋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它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促進幼兒音樂教學中實施素質啟蒙教育的進程。
四、思考與建議
“感受表現型”幼兒音樂教學活動模式,經過二個學期的實踐和研究,已初定成型,為了使之更為完善,還有待于作進一步的學習研究和實踐總結,而且模式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迷信模式,應當對模式有正確的態(tài)度。
教學模式是連接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橋梁,對理論和實踐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然而,模式的構建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它不可能只遵循一種邏輯形式,任何一類教學活動都有其內在規(guī)律可循,這種內在的規(guī)律的具體體現應該是千差萬別的,或有可取的一面,也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模式”在相對穩(wěn)定的基礎上,會隨著時代的步伐而發(fā)展,會隨著人們對教育規(guī)律認識的不斷深化而使其外在形態(tài)不斷變化,以適應新教育目標的需要??梢?,“教學模式”是一門可持續(xù)性研究和發(fā)展的課程,需要和廣大的教師一起不斷地研究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