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揚
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1989年7月16日),出生于薩爾斯堡,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ɡ瓝P在指揮舞臺上活躍70 年。他帶領(lǐng)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并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guān)系。他熱衷于錄音和導演,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資料,包括眾多的管弦樂,歌劇錄音和歌劇電影,涵括從巴洛克到后浪漫主義歐洲作曲家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如貝多芬的交響曲還被多次錄制??ɡ瓝P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文領(lǐng)域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卡拉揚的祖籍是希臘,他的前輩最初從希臘來到德國從事建筑設(shè)計,后來有一些親屬去維也納定居。卡拉揚的父親是一家醫(yī)院的院長,也是一名外科醫(yī)生,他愛好音樂,從小就想當一名樂手,可是最終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因此,卡拉揚去學習音樂使父親感到特別高興??ɡ瓝P的母親表面上不太懂音樂,但她卻能在內(nèi)心感受音樂,她是一個瓦格納迷。
卡拉揚從4歲半就開始登臺演奏,他的哥哥學習鋼琴比他早,可是他不能容忍哥哥比他強,于是就躲在鋼琴下面偷聽哥哥彈琴。整整15年,卡拉揚一直聽哥哥一遍又一遍地彈奏相同的曲子,這促使卡拉揚更加努力,過了兩個月之后,他就趕上了哥哥的彈奏水平。后來他獨自來到了維也納,遇到了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這位老師教了他三個月之后便對他說:“假如你感到你無法用兩只手來表達你心里的想法,就應(yīng)當去做一名樂隊指揮,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悲劇性的結(jié)果?!边@位老師的教誨影響了卡拉揚的一生。后來卡拉揚在薩爾茨堡籌辦了一場音樂會,當時他只是想試探一下能否成功。
他從18歲就開始擔任樂隊的指揮,他首先在德國的烏爾姆市立歌劇院擔任常任指揮,后來又在亞琛市立歌劇院擔任音樂指導。他在這兩個小規(guī)模的歌劇院呆了16年,每年他都要背譜指揮演出5、6部歌劇。當時,他不僅要指揮樂隊演奏,還要指揮歌手以及合唱隊演唱。
卡拉揚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時,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導演,他經(jīng)常對卡拉揚說:“你自己算不了什么,樂隊才是一切!”1937年時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藝術(shù)指導的布魯諾?瓦爾特邀請他去維也納演出。1938年到1939年期間,意大利指揮家維克多?德?薩巴塔看了卡拉揚指揮的瓦格納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之后,立刻去找維也納歌劇院經(jīng)理蒂特廷。在當時,蒂特廷是德國和奧地利古典音樂的最高統(tǒng)治者。薩巴塔對蒂特廷說:“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指揮,他的音樂思想必將影響到后半個世紀。”果然,薩巴塔的話后來得到了驗證。
許多影片中都拍攝了卡拉揚指揮演奏的場面,在拍攝時,卡拉揚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了導演的角色。當導演要拍攝卡拉揚的手的時候,卡拉揚就讓拍攝人員把攝影機放在他的肩膀上,以便讓他們把他的手的動作拍得更清楚,這樣還能避免遠距離拍攝時造成的畫面變形。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卡拉揚總是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卡拉揚從來不用體型肥胖的女歌手擔當歌劇中的角色,他認為這樣的歌手會讓觀眾閉上眼睛不看舞臺上的表演,而他就是想要觀眾睜大眼睛看臺上的表演??ɡ瓝P對舞臺的一切了如指掌,舞臺的每一個角落都銘記在他的腦海里。卡拉揚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指揮大師,同時他還要學會去做一名出色的舞臺導演,為此,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付出了許多心血。
卡拉揚經(jīng)常對他的樂隊說:“樂隊必須服從歌手,而且要盡量模仿歌手的音色,而歌手也應(yīng)當盡力去模仿樂隊的音質(zhì)。”他在排練時對樂隊要求特別嚴格,而到了正式演出時,他總是替樂手們著想,他指揮的動作輕松自如,充滿自信,令人感到值得信賴,他的指揮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
卡拉揚力圖將托斯卡尼尼的忠于原譜和富特文格勒的即興發(fā)揮融為一體。他的指揮動作灑脫大方,時而充滿激情,時而又細膩精致。在指揮臺上他經(jīng)常閉目深思,使得樂隊各聲部之間達到了演奏室內(nèi)樂般的默契。在他的領(lǐng)導下,柏林愛樂樂團展現(xiàn)出了一種有如金屬般的亮色,被譽為卡拉揚“音響”。
卡拉揚最擅長的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德國、奧地利作曲家的作品,如:貝多芬、勃拉姆斯、門德爾松、舒曼、瓦格納、布魯克納、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另外,對于近現(xiàn)代作曲家,如:德彪西、拉威爾、西貝柳斯、尼爾森、肖斯塔科維奇,他都有著非常精彩的演繹。